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35歲以下業主得7.6%!年輕人靠儲蓄買樓難、兩個「上車靠外父幹」 真實個案

立法會秘書處(秘書處)發表有關「自置居所對香港社會經濟的影響」的《研究簡報》,指香港人的自置居所比率遠低於富裕經濟體系的60%水平,35歲以下的戶主只佔7.6%,60歲及以上戶主則有41%。這個數字未有分解以前用公司名買樓,而轉為自置身份買多層,這便可以不用給樓價15%作為第二層樓的特別印花稅,或是以「借家人名」用作同類型申請自置買樓。



香港樓價15年升4倍!35歲以下業主跌至7.6%!首置平均年齡延至44歲


三分之二的本地業主已供完樓再買樓

報告指出,三分之二的本地業主,在2016年全面繳清按揭貸款的同時添置額外單位,作為子女的第二居所,或為收租的投資物業,或對跨世代的財富分配構成影響。私人住宅單位的淨增業權由投資者持有,放租而非自住。雖然普通租戶單憑工資,他們較難與其他買家在物業市場競爭。這對社會流動構成連鎖影響。更有代理形容,21年紀年代,年輕人必須「靠父幹」才能上車。


上車客靠父幹的真實個案1

當看到這報告,便勾起老樓想起兩個特別例子,上車客靠父幹的真實個案。


第一個為2017年一個日出康城樓花開售,由於吸引逾七成年輕人登記購買,隔晚便着同事在採訪開售過程時,特別要留意相關個案。皇天不負有心人,訪問了其中一對80後年輕準夫婦。兩人畢業後已開始儲錢,能夠短短幾年儲夠百萬首期,純粹靠一個「慳」字。



「樓市跌唔落、長遠仍穩陣」 兩個自住用家個案:疫市無懼風險照買樓


80後年輕準夫婦靠「慳」儲首期 

當時那位準新娘分享其「慳家本領」,就是少旅行少睇戲,「我哋只去過一、兩次旅行(過去4至5年),一年只睇一、兩次戲。至於買入單位,月供近1.9萬元,佔兩人入息約兩成。


同場談及女兒的上車故事,其父回想話當年,「我嗰代只要勤力一定買到樓,做到九成按揭,我買鰂魚涌太古城77萬,只係7萬首期。」,「(近年)樓價係咁升,但人工唔升,令呢一代年輕人好辛苦。」


靠家人資助幫上車

尤其現在大學生月入中位數僅逾萬元,「所以我懷疑𠵱家讀大學讀嚟做乜。」女兒又指:「我哋已叫做好啲一群,但都咁難買樓,可見樓市畸形。」其夫婿則表示,「其實我都屬於抽唔到居屋人士,呢班人好慘,公屋無我哋份,居屋又無份。」至於耗了百萬儲蓄外,還要靠家人資助幫上車。


上車客靠父幹的真實個案2

另外一個例子,便在六年前(約2015年),又係一對新婚夫婦,丈夫當文員,老婆為家中長女替父親打理茶餐廳,因為二人當時沒有太多積蓄,二人只能把有限的積儲用作結婚的開支。至於新居如何安排?因女家父親2003後沙士後,先後購入三層新界樓作自用及收租用途,便把其中一層以作為女兒居所,讓二人可以無顧慮安心儲錢。


外父資助湊首期買屯門三房

二人在兩年後因大兒子出世,因舊居太細,故有意出外尋找新居所,因樓價與兩年前又升了四成,儲蓄始終追不上樓價。


二人經與外父母商量後,便由外父資助,湊夠首期轉買了一層屯門三房單位,加上丈夫亦考入了政府部門,收入漸穩定,生活並且慢慢富裕起來,並向外父償還那時「襄助」的短期貸款。


年輕人靠儲蓄買樓難

這兩個碰巧為「上車靠外父幹」的故事,與一般靠父幹上車的意義大同小異,同樣反映現金樓價,靠儲蓄上車的比例越來越渺茫,必須靠上一代的護航才能置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