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再談聯匯

再談聯匯

首先講講眾所周知,銀行每發行一元港幣,均須同時存放對等價值的美元在金管局的帳戶內,理論上港元脫鉤的機會是零。當然,再完美的理論,只要執行的人出現問題,便等於沒用。所以,大家首先必須關注金管局的重要人物究竟是由誰任命、向誰負責,同時要留意金管局原先為維持港元穩定而投資美債為主的資產組合,有否以“增加投資回報”為“理由,增加組合的靈活性,例如購買其他貨幣的資產。

從操作上來說,假若美債孳息率上升,同時港元由強方轉至弱方保證,金管局需要沽美元買港元,每次維持匯率穩定的成本(即金管局的損失)是多少,可能一次半次的經歷,並不會對外匯儲備構成嚴重的傷害,但再三的來襲,甚至成為機構投資者定期的“剪羊毛”行為,大家便須留意大家香港人的忍耐力可以去到幾盡。社會輿論經常隨風擺動,當經濟差,但貨幣強時,自然有聲音要求改變制度,再加上有心人的鋪排,世界沒有永遠不變的事情。

香港作為“先一國後兩制”的非獨立地區,縱使表面上有若干的自主性,實際上卻絕不可能擁有自己的貨幣制度,即就算將聯匯撤銷,也不可能自行制定貨幣政策以維護本土經濟增長。相反,國家可以透過香港的聯系匯率,間接地建立美元體系的外國關係,例如最近內地民間資金湧港,資金規模遠不及央企國企取道香港進行“一帶一路”甚至全球的伸延。相反,假若聯匯制度影響國家安全,國家將會果斷出手作出修改。所以,最近內地禁止使用銀聯咭購買保險,而內地居民將存款兌換為美元等外幣,亦受到限制,有人提倡可兌換成港元,先不談在聯匯機制下,香港一個地區經濟體是否有能力提供充足的港元供應洗動性,滿足國家的需求,另外亦需留意現今香港實體經濟吹淡風,香港經濟仍能維持,主要乃由於有資金流入,假若國家政策轉向,甚至要修改香港制度以符合國家利益,屆時大家香港人可否抵受得住。

簡單來說,或者現在發生機會不高,風險卻正在上升,假如取消聯匯制度,首先香港人工作數十年留下的存款,將立即大幅度被貶值,然後因香港沒有自己的農業和原料工業生產,各項進口貴重和民生消費將大幅加價,再加上大部分僱員的工資,以合約制發放薪金,薪酬便不能自動作出調節以反映購買力成本驟變的情況,再加上香港並非以實物出口為主的經濟體,旅遊業佔本港生產總值不多於7%,因貨幣貶值引發資金流出會嚴重削弱香港的經濟繁榮和發展。整個過程,可以快至一星期內,甚至一天內完成,大家香港人亳無招架之力,只能等死。

現今全世界所有人,都以被逼放在“投資”這個大賭場之中,為了生存,投資者不能再留在從前“買股仔”的階段,需要有全面的基礙金融知識,關心社會時事,學習並準備幾套方法,一遇變掛立即行動。內地的聰明投資者,最近有一句口頭禪,就是“要走在李嘉誠之前”,意即強如李嘉誠般深厚實力的投資者,亦要洞悉勢態作出轉變,各位只是市場裡的一點灰塵,一個浪已經可以收你皮,唔想最後一鋪清袋,這方面香港人應向大陸學習。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由Jackson Hole至朱凱迪

由Jackson Hole至朱凱迪

8月Jackson Hole集合了各地財金重要人士,論題主題為探討現今各國量化寬鬆政策常態化的情況,會中雖然有美聯儲成員發表鷹派言論,但在現今全球債務已到達根本無法還清的天文數字的情況下,除非有一場戰爭去將所有債務抵銷,全球央行只能維持現有之政策並發明創新的量寬工具,其結果就是現金的貶值,以及新數碼貨幣的出現,以作為央行控制和徵收間接稅收的手段。

其後G20高峰會集合了地球上重要經濟體,期間因國與國之間最近的軍事緊張狀態,以及政治和經濟上的鬥爭,並無作出一個宣言和結果,但會議間各國一政認同需採取社會創新,即不能單靠貨幣政策以解決目前的經濟困境,以及加強合作應付逃稅。社會創新如發展初創企業等,已經被不少人視為未來之救命解藥,只是值得投資的項目其實不多,在現今游資充斥的環境下,不少新經濟版塊之投資項目,價格已屢創高位,但這些資產可能最後有至少80%蝕錢泡湯收場,當風向突然轉變時,這些泡沫到時又可能會為市場帶來一個浩劫。

這幾年不斷有人推測會有一場第三次世界大戰,作為現今亂世的最終結局,當然不能抹去戰爭的可能性,只是作為現今政治權力的核心,或社會上的1%,要發動一場戰爭比結束一場戰爭要難得多,因為戰爭會帶來難以估計的風險,可能會摧毀現在擁有的特權和資產,所以假如世界上真有一個核心組織,除非到最後關頭,都不會按動戰爭重新洗牌的鍵鈕。

相反,各國更可能的解決方法,就是向國民抽稅要國民埋單。這個趨勢亦愈見明顯,例如中國上年A股大時代中,很多工作數十年,累積了一定資產,是三十年中國改革開放的中堅份子,因為實際經不景,在大時代中將資金投進股市,最後令自己數十年經營付諸流水,其實資金沒有流出國內,結果是造成財富的進一步更集中。類似情況在美國也有出現,美國人因財政困難,一元店大行其道,因最近跟1%將增加各項各項基本開支的收費,很多美國人的可支配收入下跌,亦失去消費1美元購物的能力,導致1美元店生意大幅下滑,股價大跌。

1%從前透過預支國家未來的購買力,透過發債獲得大量財富,現在到了埋單的時候,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將債項推由別人承擔,先撇開坊間常說的一些世界權力核心組織不談,先撇開這些組織的存在,世界各國領袖的關係千絲萬褸,財金官員和大財閥的關係密切,問納稅人取錢救大企業的情況不斷發生。最近德意志銀行的股價徘徊在15元以下,如果意大利公投引發危機,令德意志銀行產生振盪,歐洲三頭馬車將會採取更激動的貨幣寬鬆政策,為“市場”創造更大的流動性,造成匯價進一步貶值,以達到間接強逼徵收國民購買力以挽救銀行(銀行最大的持份者是誰?)的效果。

再例如,從前中國國有銀行奉行承包制,為投資銀行理財產品而被騙蒙受損失的客戶作出補償。現在國有銀行已經陸續將責任回歸客戶自負,同時各銀行亦積極將內地企業債、地方債,轉換成理財產品,供市民購買,同時政府鼓勵私人資金參股國有企業,又鼓勵國企員工購買自己公司的股份,但以總持股不得超過30%為上限,以確保中央對這些企業的擁有權和話事權。政府的用意明顯,其實每次所謂樓災股災,背後都只是一個財富轉移,地球的資源沒有減少。

以上種種,其實都是講明一點,就是劇本其實已經寫好,如果完美風暴來臨,香港無可避免成為重災區。首先大陸經濟破產,香港資產價格下跌,股市將有至少8000點的跌幅,大家身家大為縮水。然後因為央行不斷印銀紙,造成核心消費持續通漲,購買力被削弱,市民每月收入不足應付生活核心支出,北面還有十幾億人和你爭食物食水。由於政府收入減少,和要應付龐大支出,政府可能最終要削減各項福利,市民更難依靠社區的保障網以應付難關。如果再有失業潮等問題,與其人人燒炭自殺,反正死路一條,既然港澳地區已被納入國家器官轉移網絡之內,不如死前將自己器官“賣”給北方,可能還有少少錢給家人捱多陣。

以上內容純粹胡扯,事情當然未必去到那麼極端,但幾乎可肯定經濟走勢也不會很好。作為投資者,大家這幾年一直都尋找自救方案,例如尋找安全的資產,認為派息收租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等,導致許多資產價格扭曲和離地。現在我開始講故事的下半部,大家如有興趣請持目以待。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唔升又點跌?

上次題目是《公共股很安全?》,單看題目應該已大概知道本人所想表達主題。但工作太忙,時間有限,不能詳細論述,現在唯有簡單地說現在資金流向“安全”資產,背後的理據其實值得探討,當大家研究後可能發現,倒不如買“風險股”或去馬會消費,可能會更開心。但今日執筆時內銀等股價已隨大市上升,再講無謂,被人認為是“馬後炮”。

其實現在工作仍然很忙,本人犧性睡眠時間寫這篇網址,主要是因為不想被人對本人的財經博客身份有所懷疑,影響本人和不同人士交流。既然開了頭,也隨便講講兩句而已。

本人在今年初時寫了一篇“九死一生得格局”,直至現在相信大家都不會認為環境已經變好了,反而危機卻不斷惡化和加深,擴大至最後沒有人能逃避獨善其身。上篇網址原本想以r和g作開頭,其實想講最近幾年透過資產負債表擴張以致富的路徑已經行不通,當潮退的時候便知道誰在裸泳,你認為很有防守力的“安全邊際”其實不堪一擊。

我在“九死一生的格局”中曾說,當年97至03時期,報章隨了經常報導有人負資產燒炭跳樓死,還不時報導一批人因要做幾份工作生活養家最後過勞死。但這些人當中,有人因做幾份工作,當全世界大部分人都沒有錢的時候,自己便有能力買入資產,至04年後形勢易轉,這批人便掌握到機會,形成了現今社會趨之若鶩,“財務自由”的一群,同時影響社會的思想風氣。

所以,講衰一句,一命二運三風水,首先要保持身體健康,心理正常,現在仍未上岸想發達出人頭地,首先要有心理準備至少捱幾年非人生活,如發覺自己沒有此等命水,便要甘心做港豬,被人宰割。鬼叫你窮。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公用股很安全?(未完)

最近工作太忙,很難抽空寫點甚麼。現今社會就是每天也在打仗似的忙碌,但向下流的壓力同時也愈來愈大。愈來愈多人了解命運根本不能由自己控制,“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讀書只是排第五)”,很多人已轉向投靠玄學之街,希望能立身保命。

當“父幹”成為決定命運的關鍵因素時,有些人會“很聰明很有智慧地”說“要達至財務自由(不是發達)必須先有富腦袋”,“如果40歲後仍是窮人,就是你自己的問題”。筆者沒有興趣去探討這個命題是否正確,因為了解真相並不會賺錢; 反之,筆者想探討的這種普及的思想所透露出的一個現象: 資本報酬率(r)和經濟成長率(g)的關連。

對於r和g這些諾貝爾級的世紀理論,筆者只是班門弄斧,拾人牙慧,筆者想帶出的訊息是: 直至現在,經濟仍然是人,股市仍然是狗,內在值仍然是決定性的因素,時間值仍然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所消耗的價值愈來愈大最終為零,這一點大家都明白(在此省略關於內在值的論說)。既然資本(資產)的報酬,是依附在經濟成長之上,當這種相互之間的關係平衡狀態被打破,就會產生各種金融經濟社會問題。

大家都會留意到現今社會上各種現象,社會思想右傾,人口老化,經濟缺乏動力等等,其實源頭都是源於一件事,可以大膽地說,就算政府如何抑壓分離勢力,鼓勵生育,推動創科產業,只要根本問題沒有解決,世界仍然會向同一個方向“前進”,雖然未必會出現如馬克思所言“無產階級革命”的情況,但也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社會動盪,而這個過程可能很急速,也可能過的異常地漫長。

值得留意的是,




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茶杯裡的風波?

作為偽價值投資者, 來來去去其實都只是一招, 接著的一個星期很像會發生很多大事, 但如果不會影響對PV的估算, 又非做短線策略, 何不將之視為茶杯裡的風波, 反正就算英國不脫歐, 中國不入MSCI, 大勢也不會改變。

先輩曹仁超先生著有“論勢”一書, 乃本人黃鳥初哥時的啟蒙書籍, 本人不才, 一直不懂得掌握天下大勢, 為己所用。作為金融市場裡的其中一點灰塵, 讀過的熊彼得, 長波理論, 仍然不懂, 更遑論當年囫圇吞棗的江恩理論, 至今依然不明所以。雖然根據這些宏觀“分析”, 市場好像朝向一個方向, 只是在下這粒灰塵不能影響大勢之所趨, 在下財富之增減, 只是旁人茶杯上的風波, 甚至不如。

倒過來說, 當自己的身分卑微時, 朝野出現巨變, 能否脫身的機會, 與大人物相比, 是多了還是小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 留得青山在, 哪怕無柴燒。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交易員之不死 (一)

筆者的老師曾去台灣,與當地交流中醫人工智能化的發展。當中醫邁向科學化後,望聞問切也有所規範,將來可能發展至輸入正確資料,電腦便可作出斷証和配藥。恩師看罷搖頭道,這種大趨勢下,台灣不會孕育出大醫師,台灣中醫藥將來也不有大作為。

人工智能已成為地球“The Next Big Things”,世界將會出現翻天覆地之變化,財富和階級將會進一步懸殊,勞動人口擔心將會會被人工智能取代變為失業。俗語說天意難違,是褔不是禍,是禍避不過。但從微觀的個體經濟觀察,每個人的命運必會不同,記得筆者的另一位老師曾透過玄學推算,預測說他將會於2016年買樓,筆者問是否代表2016年經濟會出現崩盤式下跌,造就入市機會,老師回覆中國的命理學並非如此解說,世界都要蕭條,不代表你都會變窮,世界愈發繁榮,不代表你可以發達。

作為自己生命的控股股東和主要投資者,最主要還是做好自己公司的業務,管好自己公司的財政,定好自己公司的發展策略。(本系列文章的主題是“交易員之不死”,上述內容是開首的一個引子。)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Too good to be true?

最近各方面工作仍很忙,不想浪費時間,這幾年經歷投資上的大小事情,心態開始成熟(衰老)。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港股市場吸引力愈來愈低,連李小加都說要發展其他業務,大家可以想像將來大家靠股票發達的機會又有幾多。港交所某程度反映出香港整體的未來發展,在牛皮偏淡的情況,愈來愈多人想透過玩衍生工具搵食,港交所亦「順應民意」,推多幾款指數產品,資本市場賭博化。

今星期有一宗特別留意的新聞,就是利豐其中一個客戶申請破產保護,利豐要就此作出壞帳撥備。一直以來有些股票會被視為迴避中國風險的避風港,例如有一隻表面上數靚息好,筆者上年向朋友推介時,大家問這是甚麼公司,現在很多行家都知。最近數據顯示出來的黑天鵝,講明係黑天鵝當然就是「你估佢唔到」,雖然筆者未至於完全相信陳德霖所言「中國風險全屬跨大」之說,但真正爆鑊的可能就是大家以為最安全的地方,希望不會不幸言中。

話雖如此,從衍生工具分佈大市可能會殺一殺淡友,或許會在大家都知道實際壞帳比表面高很多的公司出現,殺完之後又爆鑊?Who knows?反正現在大家只想賺快錢博一博自救,然後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