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2018年11月中港政經消息

如題。

10 則留言:

  1. 中國2018年10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0.2低於預期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低於市場原預期50.6,製造業總體繼續運行在擴張區間,但擴張速度放緩。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低於臨界點。

    其中,生產指數為52%,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繼續位於擴張區間,表明製造業生產擴張步伐放緩。新訂單指數為50.8%,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但仍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2%,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下,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繼續減少。

    從業人員指數為48.1%,比上月微落0.2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下,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回落。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9.5%,比上月微落0.2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下,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有所放慢。

    回覆刪除
  2. 香港2018年10月日經香港PMI回升至48.6 顯示第四季開局再度轉差

    經季節調整後,10月份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由9月份的47.9回升至48.6,顯示第四季度開局的基調偏軟;而最新讀數也反映營商環境已進一步轉差。

    香港私營經濟的景氣度於第四季初持續惡化。新增業務繼續大幅下跌,催使企業減產;而需求疲軟也導致企業調低庫存和人力的水平。

    積壓工作量隨銷情下滑而遞減,騰出更多備用的產能;但貨品延誤供應的情況卻依然出現,這普遍與天氣因素、存貨短缺有關。此外,由於整體投入成本回漲,但產出價格卻繼續下跌,兩個背道而馳的指標構成了價格的混合圖。

    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Aw評論香港PMI調查結果時表示,第四季初,貿戰與關稅事宜繼續拖累香港的市場需求。最新日經PMI數據顯示,香港私營經濟的景氣度繼續轉差。

    新業務與產出量皆連跌7個月,進一步打擊了企業的經營信心。由於繼續看淡經營前景,企業因此縮減了採購活動和聘僱的規模。 此外,人民幣貶值削弱了中國的採購能力,對港產貨品與服務的內需亦因而大減。 最新PMI調研報告保持跡象顯示,第四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低於2%;而衡量經營信心、新增訂單量等前瞻性指標則反映,增長動力有可能在未來數月進一步減退。

    回覆刪除
    回覆
    1. 港10月PMI續處收縮區間 受累貿戰人幣貶 營商環境轉差

      香港營商環境於第四季毫無改善,日經Markit公布,經季節調整後,10月份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由9月份的47.9回升至48.6,仍未脫離收縮區間,顯示第四季度開局基調偏軟。

      最新讀數亦反映營商環境已進一步轉差,受到貿易戰及關稅、競爭壓力及人民幣轉弱等因素影響,更多企業看淡生產前景,預期未來一年的產出量將會縮減。

      大陸內需急跌 新訂單減

      調查顯示,10月份客戶需求偏軟,企業指新增工作量減少,主要是中國內需急跌。期內新訂單指數下跌,其中來自中國的新訂單指數繼續下跌,企業指出,由於人民幣走弱令中國的國際採購能力受壓,因此來自中國的新訂單指數之跌幅,創2年半新高,跌勢頗為急劇。至於香港私營企業亦進一步減產,產出指數下跌周期已長達7個月,當中產出減少主要是新訂單減少及工廠受天氣影響而關閉所致。

      由於企業積極取用手頭上的庫存,導致企業採購庫存水平已連跌10個月,企業對投入品需求雖然減弱,但相關供應鏈卻因原材料短缺及天氣因素而受壓,因此,10月份供應商供貨時間的延誤是自2011年4月以來最嚴重。

      值得留意是,港產品與服務銷售價格繼續下跌,已連續3個月處於緊縮周期,對於近期下調價格,受訪企業則表示,主要是競爭加劇、人民幣貶值及客戶議價等原因。

      受累中美貿易爭端持續,企業看淡生產前景,調查顯示,有16%受訪者預期未來1年的產出量將會縮減,企業經營信心偏弱,主要是受到貿易戰及關稅、競爭壓力及人民幣轉弱等因素影響。

      企業看淡前景削產出

      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 Aw表示,第四季初,貿易戰及關稅事宜繼續拖累香港市場需求,最新日經PMI數據顯示,香港私營經濟的景氣度繼續轉差,新業務及產出量均連跌7個月,進一步打擊企業經營信心,由於企業看淡前景,因而縮減了採購活動及聘請僱員規模。

      Bernard Aw又指出,人民幣貶值削弱了中國採購能力,對港產貨品及服務需求大減,調查顯示,新增訂單數量等前瞻性指數反映,未來數月增長動力會減退,料第四季本港GDP增長低於2%,而衡量經營信心、新增訂單量等前瞻性指標則反映,增長動力有可能在未來數月進一步減退。

      刪除
  3. 2018年10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跌至50.8 創13個月低 新訂單增速陷停滯


    最新發布的財新中國綜合PMI數據顯示,服務業經營活動僅有輕微增長,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經季節性調整)從9月份的53.1降至10月份的50.8,低於市場預期52.8,為13個月來最低。

    10月份,服務業經營活動增速減弱,新業務量也在將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增速停滯。許多服務業企業反映,第四季初,需求相對低迷。與此同時,製造業的新接訂單量僅有輕微增長,打破上月大致持平狀態。兩者綜合,10月新業務量整體增速低迷,為32個月來最低。

    雖然經營活動擴張放緩,服務業10月份用工規模仍然出現回升,雖然增速輕微,但已扭轉上月的輕微收縮態勢。10月份,服務業積壓工作量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降,部份企業加大了清理積壓業務的力度,但積壓工作降幅整體仍算輕微。

    對於未來12個月的生產和經營前景,中國企業雖然仍保持樂觀,但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樂觀度皆有所下降。製造業企業樂觀度降至11個月來最低,服務業樂觀度則是7月份以來最低。企業對低迷的需求狀況以及中美持續貿易爭端的衝擊感到憂慮,這是第四季初信心度走弱的主要原因。

    回覆刪除
  4. 港空運指數降 今季出口堪憂

    國際速遞服務公司DHL公布新一季「DHL香港空運貿易領先指數」(DTI),由於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第四季前景未見明朗,空運用家預料業務增長勢頭將放緩,第四季整體空運展望錄得41.7點,較第三季下調6.1點。由於西方市場出口減少,故出口展望錄得39.1點,較第三季下跌7.4點。

    是次調查於今年9月份進行,訪問600個空運用家,指數愈高代表對前景愈正面。調查顯示,空運用家預期美洲及中國空運貿易可能於第四季放緩,其中美洲市場指數由第三季的50點,下跌12點,至第四季的38點,反映出口將會下滑;歐洲市場指數亦按季降低9點,主要是鐘錶及首飾市場出口疲弱所致。

    衝擊鐘錶首飾及電子產品

    按商品劃分,鐘錶及首飾表現最差,其次為電子產品及部件,主要受美國市場需求疲弱影響。另外,空運用家認為,雖然現時處於空運旺季,但因中美貿易戰陰霾,對第四季展望感到憂慮,亦對美國感恩節及聖誕節前市道持審慎態度。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副總裁(企業管理)老少聰表示,由於各國的經濟政策及消費者喜好或於短期內有所調整,企業可考慮把製造和營運,從集中於單一地區,擴充至多個地區以減低影響,有助長遠發展。

    滙豐控股(00005)行政總裁范寧在新加坡舉行的論壇上提到,倘美國向中國貨品加徵10%關稅,相信市場仍可消化,若加徵幅度達25%的話,結果將不一樣。

    回覆刪除
  5. 中國2018年10月新增貸款大降至近一年低

    人民銀行昨天公布,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大幅回落至6,970億元(人幣,下同),稱近一年新低,與上月相比,貸款額大幅縮減,幾近按月腰斬,至月底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按年增長放緩至8%,持平於6月份創下的歷史最低增速。分析認為,10月信貸數據表明實體經濟信用惡化,當前貨幣政策未有效傳導致信用層面;房地產領域融資需求急劇收縮。亦有分析預期,未來寬鬆貨幣政策力度或會顯著加大,降準等政策還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大減至7,288億元,創下27個月以來新低,也較9月份的22,054億元大幅度下滑。金融數據全線大幅低於預期。對比9月份新增貸款多達13,800億元。10月M2按年增長8%,同樣顯著低於預期中值的8.4%,以及9月份的8.3%。

    經濟學家認為,10月金融數據全面低於預期,社會融資增速減緩加上財政存款大增,拖累M2年增率再創新低。同時,房貸政策收緊和短期消費貸款政策趨嚴,造成新增人民幣貸款斷崖式下跌。央行近期的一份調查報告也發展,大中型企業信貸需求偏弱;商品房銷售數據減慢,房貸需求也在下降。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陳鄭表示,下一步,降息的必要性也是存在的,初期保守一些可能會採取結構性降息,即只降貸款基準利率,不降存款利率。

    另外,大和資本市場亞洲(除日本外)股票研究部首席經濟師賴志文稱,中美貿易戰可能持續10年,內地老百姓會是最大輸家,中美債息擴闊,很可能爆發嚴重信貸危機。中美貿易戰令中國出口及貿易受壓,人民幣貶值持續,料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年內會跌至7.2,明年進一步跌至7.6水平。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目前看不到兩國會作出明顯的讓步,並預期未來三至六個月情況可能更差,中美貿易戰明年可能對中國經濟帶來更多的風險。

    回覆刪除
  6. 中國2018年10月零售升8.6%遜預期
    雙11延大眾消費 工業及固投表現佳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經濟數據,其中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均勝市場預期;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卻意外地較市場預期差,僅增8.6%。國統局稱中美貿易戰對總體經濟影響有限,但承認外部不確定性多,令中小企、民企經營存在困難。

    國統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實際增長5.9%,勝市場預期增5.8%,按月增長0.48%;首10個月計算則按年增長6.4%,與首9個月持平,略勝市場預期增6.3%。另外,10月發電量為5330億千瓦時,按年增4.8%;首10個月發電量5.58萬億千瓦時,按年增7.2%。

    至於全國固定投資方面,首10個月共有54.7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5.7%,勝市場預期的5.5%增幅,增速亦較首9月回升0.3個百分點。按月比較,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44%。

    雖然工業、固投勝市場預場,零售數據則較預期差。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5萬億元,按年名義增長8.6%,較市場預期的增長9.2%低0.6個百分點。首10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98萬億元,按年增長9.2%,同樣略遜預期增幅9.3%。國統局認為,是受到「雙11」購物節等因素,導致消費有所延遲。

    國統局解釋,10月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國民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但是承認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多,經濟運行仍面臨下行壓力。

    商品價顛簸 民企經營難

    被問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國統局發言人劉愛華稱,從目前數據看來,中美貿易摩擦對整體經濟影響有限,但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動力減弱,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加上內地本身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令中小企及民企經營困難,故下一步需要增強內需動力,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

    劉愛華續說,內地通脹和財政赤字率均處於低水準,政府負債率合理,外滙儲備充足,故施行宏觀政策的空間大,有利中國將長期優勢和潛力釋放。

    除工商投資外,首10個月房地產銷售增速回落。首10個月商品房銷售額11.59萬億元,按年升12.5%,增速較首9個月回落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15%,寫字樓則跌6.5%。

    回覆刪除
  7. 香港2018年10月整體出口貨值按年增14.6%

    政府統計處今日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0月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分別上升14.6%和13.1%。市場原預計10月本港整體出口增長9.4%,進口增長10.2%。

    繼今年9月份錄得4.5%的按年升幅後,今年10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837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14.6%。同時,繼今年9月份錄得4.8%的按年升幅後,今年10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4,281億元,較上一年同月上升13.1%。今年10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45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0.4%。市場原預計10月錄有形貿易逆差484億元。

    今年10月與去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14.1%。此地區內,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馬來西亞(升37.9%)、新加坡(升18%)、中國內地(升17.8%)、菲律賓(升16.8%)和韓國(升14.4%)。另一方面,輸往台灣和日本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分別下跌19.1%和8.3%。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英國(升11.6%)、美國(升10.3%)和德國(升4.2%)。

    同期,來自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馬來西亞(升30.0%)、內地(升18%)、美國(升14.8%)、韓國(升13.8%)、日本(升13.1%)和新加坡(升10.7%)。同時,來自菲律賓和台灣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分別下跌8.1%和3.6%。

    今年10月份與去年同月比較,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257億元,升21.4%)、「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148億元,升21.7%)和「雜項製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40億元,升21.1%)。

    同期,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165億元,升24.8%)、「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30億元,升9.4%)和「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66億元,升21.4%)。

    政府發言人表示,商品出口貨值的增幅在9月份明顯減慢後,於10月份加快至雙位數增長。輸往多個主要市場(包括美國、歐盟、內地及多個其他亞洲市場)的出口錄得較快增長。

    不過,外圍環境面對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環球經濟的增長動力近期有所減慢。倘若美國與內地的貿易摩擦持續或升溫,對本港商品出口的影響在未來數月料會更為明顯。

    回覆刪除
    回覆
    1. 港2018年10月出口量升11.9%
      政府統計處公布,10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量按年升11.9%,整體出口價格按年升2.6%,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截至10月止的3個月與對上3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量上升1.1%。

      10月份輸往越南及中國的整體出口貨量,分別錄得15.7%及13.4%漲幅;同時,輸往美國的整體出口貨量亦增加8.1%,但運往印度及日本則分別跌2.7%及9.1%。價格方面,出口往中國、美國及日本整體價格分別漲3.8%、2.5%及1.9%,但運往越南及印度的整體出口價格分別跌0.2%及3.7%。

      主要供應地進口價皆升

      進口方面,10月份商品進口貨量錄得10.3%的按年升幅,進口價格按年升2.9%。期內來自中國及日本的進口貨量都錄得雙位數漲幅,分別升14.1%及10.8%;同時,由韓國及新加坡進口的貨量也分別升9%及8.6%,但台灣的進口貨量則下跌5%。所有主要供應地的進口價格均攀升,其中,中國及日本進口價分別增3.7%及3.2%,來自韓國的進口價格更升5.3%。

      另外,今年首10個月,商品整體出口貨量升7.2%,整體出口價格升2.5%;而商品進口貨量增加8.4%,進口價格則漲2.7%。

      刪除
  8. 港10月零售額升5.9% 勝預期

    本港零售銷售連升20個月,表現勝預期。

    政府統計處公布,10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397億元,按年升5.9%,優於市場預期升3.6%。9月修訂估計升2.4%。扣除價格變動後,零售業總銷貨數量按年升5.2%。9月修訂估計升1.4%。

    月內,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上升3.3%;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銷貨價值升16.1%;百貨公司貨品上升3.5%;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則下跌0.9%。

    今年首10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升10.6%;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上升9.1%。

    政府發言人表示,零售業銷售的增幅在上月減慢後,於10月份略為加快,這是受訪港旅客人次加快增長及市民收入持續增長所支持。

    發言人稱,展望未來,訪港旅遊業暢旺,以及就業及收入情況良好,在短期內應會繼續為零售業帶來支持。然而,外圍環境的不確定性及資產市場轉弱對消費情緒的影響或會增加,政府會密切留意相關情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