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幹”成為決定命運的關鍵因素時,有些人會“很聰明很有智慧地”說“要達至財務自由(不是發達)必須先有富腦袋”,“如果40歲後仍是窮人,就是你自己的問題”。筆者沒有興趣去探討這個命題是否正確,因為了解真相並不會賺錢; 反之,筆者想探討的這種普及的思想所透露出的一個現象: 資本報酬率(r)和經濟成長率(g)的關連。
對於r和g這些諾貝爾級的世紀理論,筆者只是班門弄斧,拾人牙慧,筆者想帶出的訊息是: 直至現在,經濟仍然是人,股市仍然是狗,內在值仍然是決定性的因素,時間值仍然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所消耗的價值愈來愈大最終為零,這一點大家都明白(在此省略關於內在值的論說)。既然資本(資產)的報酬,是依附在經濟成長之上,當這種相互之間的關係平衡狀態被打破,就會產生各種金融經濟社會問題。
大家都會留意到現今社會上各種現象,社會思想右傾,人口老化,經濟缺乏動力等等,其實源頭都是源於一件事,可以大膽地說,就算政府如何抑壓分離勢力,鼓勵生育,推動創科產業,只要根本問題沒有解決,世界仍然會向同一個方向“前進”,雖然未必會出現如馬克思所言“無產階級革命”的情況,但也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社會動盪,而這個過程可能很急速,也可能過的異常地漫長。
值得留意的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