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心理學:體驗「心靈震撼」對自己有何好處
每當伊桑·克羅斯(Ethan Kross)發現自己陷入焦慮和消極的情緒時,他就會走五個街區到當地的植物園,凝視一棵宏偉的樹木,體會大自然驚人的力量。
如果去不了植物園,他就會花一些時間思考飛機和宇宙飛船的偉大。他說,「我想到幾千年前,人類鑽木取火,如今已經能夠在另一個星球上安全著陸。」
這些都是為了喚起內心的崇敬和敬畏——他將這定義為「遇到難以解釋的事物時內心所感受到的奇蹟」。
克羅斯是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名心理學教授,他這個習慣是有科學依據的。體驗令人驚嘆的事物會對大腦產生真正深遠的影響——增強我們的記憶力和創造力,並激勵我們對周圍的人更加無私。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讓我們正確看待自己的焦慮。
因為大多數人只是偶爾體驗敬畏,所以仍然沒有意識到它的好處。當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更可能在喜劇中尋找放鬆,例如,尋找娛樂的感覺,但這沒有那麼強大。產生敬畏卻可以引發巨大的心理轉變,成為改善我們健康和幸福的必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方法來培養敬畏之情。
震撼心靈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社會心理學教授米歇爾·施塔(Michelle Shiota)是最早發現敬畏益處者之一。她特別感興趣的是,敬畏可以消除我們的「心理過濾器」,以鼓勵更靈活的思維。
來看看記憶。如果有人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我們通常會記住我們認為應該聽到的內容,而不是整個事件的具體細節。這可能意味著我們錯過了意想不到的或不尋常的元素,而這些元素又加強了事情的清晰度和特異性。我們甚至可能對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形成錯誤的記憶,但我們認為這些事情很可能發生過。
幾年前,施塔決定測試敬畏感是否能防止錯誤記憶的發生。她首先要求參與者觀看三個視頻中的一個:一個令人敬畏的科學電影,帶領觀眾觀察外宇宙到亞原子粒子的旅程;一部關於花樣滑冰運動員贏得奧運金牌的暖心電影;或一個關於建築的中性片。
然後參與者聽一個五分鐘的故事,描述一對情侶外出吃浪漫晚餐,然後回答問題。這些問題中有一些是你在任何一頓飯上都能想到的——「服務員倒酒了嗎?」。而另一些人則關注不尋常的信息,比如服務員是否戴眼鏡。正如施塔所假設的那樣,看過科幻片的參與者比看過暖心片或中性片的參與者更能凖確地記住細節。
為什麼會這樣呢?施塔指出,大腦不斷地對將要發生的事情做出預測:利用自己的經歷形成心理刺激,引導我們的感知、注意力和行為。令人敬畏的經歷——帶有宏偉、驚奇和感嘆的感覺,可能會打破這些期望,在頭腦中製造一個「小地震」,使大腦重新評估其假設,並更多地關注實際發生在眼前的事情。
她說,「大腦會調整它的『預測編碼』,變為僅僅環顧四周,收集信息。」她指出,除了增強我們對細節的記憶之外,這還可以提高批判性思維——因為人們變得更關注一項論點的具體細微差別,而不是依靠他們的直覺判斷它是否有說服力。
這種放下假設,重新看待世界及其問題的能力,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情緒有助於激發更大的創造力。以意大利米蘭聖心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the Sacred Heart)的愛麗絲·基裏科(Alice Chirico)及其同事於201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為例,那些在虛擬現實森林中散步的參與者,在原創思維測試中得分高於那些觀看母雞在草地上漫步視頻的參與者。例如,當被問及如何改進孩子的玩具時,受到「敬畏」激勵的參與者更有創造力。
艾登堡效應」(The Attenborough Effect)
敬畏產生的影響,最具變革性的可能與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有關。施塔說,當我們對一些真正不可思議和偉大的事情感到驚訝時,「我們會覺得自己相對於世界顯得渺小和不那麼重要」。這樣做的一個後果就是更大的利他主義。「當我不那麼關注自己,不那麼關注自己的目標、需求和腦海中的想法時,我就有更多的空間去關注你和你可能正在經歷的事情。」
為了測量這些影響,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保羅·皮夫(Paul Piff)領導一個團隊,要求三分之一的參與者觀看BBC的《地球脈動》(Planet Earth)系列節目的五分鐘剪輯,其中包含宏偉的風景、山脈、平原、森林和峽谷的鏡頭。(其餘的人觀看了一段五分鐘的有趣的動物視頻,或者一段關於DIY的中性視頻。)
然後,參與者對四種陳述的支持程度進行打分,比如「我感到有比我自己更重要的東西存在」和「我感到自己渺小和微不足道」。最後,他們參加了一項被稱為「獨裁者遊戲」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們得到了一項資源——10張彩票可以換取100美元的禮券——如果他們願意,他們可以選擇與伴侶分享。
敬畏的感覺使他們的慷慨程度發生了顯著變化,增加了參與者與伴侶分享的數量。通過隨後的統計分析,研究人員能夠表明,這是通過自我意識的改變,參與者感覺自己越渺小,他們就越慷慨。
為了在更自然的環境中複製這一發現,一名研究人員帶著學生們在塔斯馬尼亞的桉樹林中散步,這些桉樹可以長到200英尺(60米)以上。當學生們在觀察這些植物的壯觀時,研究人員「不小心」掉了他們攜帶的鋼筆——並注意到參與者是否主動把它們撿起來。果然,他們發現,在這次令人驚嘆的散步中,參與者比那些把時間花在看一座高大(但不是很宏偉)建築上的學生更樂於助人。
對自己有何好處?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是,敬畏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巨大的好處。就像我們慷慨的提升一樣,這來自於自我感覺的萎縮,減少了焦慮地思考。
這可能非常重要,因為沉思是抑鬱症、焦慮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已知風險因素。「你經常被狹隘地聚焦在一個情境中,以至於你沒有想過其他的事情,」克羅斯說,他的《閒談》(Chatter)一書探索了這種消極的自我對話的影響。敬畏迫使我們開闊視野,他說,這樣我們就能打破思維的反芻循環。他說。「當你面對巨大而難以形容的事物時,你會覺得自己渺小,你的負面談話也會到此為止。」
作為證據,克羅斯指出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非凡實驗。參加者是退伍軍人和問題青年,他們中許多人承受著嚴重的生活壓力。(有些人甚至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後遺症。)
他們之前都報名參加了由一家慈善組織贊助的猶他州綠河激流漂流之旅。在旅行前後,研究人員對他們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包括他們的壓力感受和應對生活挑戰的能力。每天的漂流結束後,參與者被要求填寫一份調查問卷,衡量他們的敬畏、娛樂、滿足、感激、快樂和驕傲感。
正如你所希望的那樣,對於大多數參與者來說,這趟旅行總體上是非常愉快的。然而,敬畏的感覺預示著他們的壓力感覺和整體幸福感獲得最大的改善。
顯然,這些都是特殊情況,但研究人員在第二項研究中發現了非常相似的效果,該研究調查了學生每天與大自然接觸的狀況。他們再次發現,與滿足、娛樂、感恩、快樂和驕傲相比,敬畏的體驗對學生的長期健康影響更大。
敬畏或可怕?
在我們被這項研究成果說服之前,施塔警告說,科學家們仍然需要探索這種強烈的情緒是否有任何消極的一面。她懷疑敬畏可以解釋許多陰謀論為何有市場,例如,那些複雜而神秘的解釋世界運行規律的理論。
然而,總的來說,每當我們覺得自己的思維陷入一種無益或不健康的狀態時,敬畏的好處就值得我們考慮。「走出自我的能力非常寶貴,」克羅斯說。當他在植物園裏散步,想到太空旅行時,就會產生驚奇和敬畏之情,他認為我們都有個人喜好。他建議。「試著找出你自己的觸發點產生敬畏。」
對施塔來說,可能性就像宇宙一樣無限。「夜空中的星星讓我們想起了身外的宇宙;海洋的聲音讓我們想起它巨大的深度;生動的日落提醒我們,我們星球周圍的大氣層是多麼的廣闊和厚重,」她說。更不用說音樂、電影或藝術所帶來的崇高體驗了。「這一切都是為了選擇去體驗和關注這個世界的非凡,而不是日常生活的瑣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