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址一切言論均為本人個人學交流或分享,無論任何情況下,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或推薦,本人無法保證網誌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
中國10月製造業PMI回落至51.6 遜預期中國製造業活動放緩,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落至51.6,是3個月低,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遜於市場預期的52。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回落至53.1,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但繼續位於擴張區間。中、小型企業PMI回落至49.8和49,分別比上月下降1.3和0.4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以下。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生產指數降至53.4,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仍在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生產繼續保持增長,增速有所放緩。新訂單指數回落至52.9,比上月回落1.9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增幅有所收窄。原材料庫存指數回落至48.6,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繼續減少。從業人員指數49,與上月持平,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減少。
IMF:中國對債務過度依賴 須結構性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中國副代表張龍梅表示,從外向型增長到經濟再平衡,中國已經有所進展,且已經轉向更多由服務業主導,但中國經濟未來的核心問題,依然是對債務的過度依賴,未來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根據IMF的預測,中國非金融部門債務佔GDP的比重將在2022年達到近3倍。張龍梅稱,從逐漸升高的市場利率就可以看出,當前中國的監管措施正在收緊融資形勢,導致金融部門內部權益增速放緩,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輕微減慢,房地產市場也在收緊的政策下降溫。她續稱,儘管中國的信貸風險有所改善,但依然很高。居民債務已經高於新興經濟體平均水平,中國需要改變依靠信貸的增長模式,並提高投資效率。IMF駐中國首席代表Alfred在同一場合指出,中國需要大幅降低儲蓄,解決國有企業對經濟的拖累和產能過剩問題,直接解決公司債務,降低金融部門脆弱性,並且繼續向浮動滙率轉型。
中國10月CPI升1.9% 高預期 中國通脹回升,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上漲1.9%,較9月的1.6%,上升0.3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升1.8%。按年比,食品價格下降0.4%,非食品價格上漲2.4%。10月份,CPI按月上漲0.1%。其中,食品價格持平,非食品價格上漲0.1%。10月份,食品煙酒價格按年升0.3%,影響CPI上漲約0.09個百分點。其中,水產品價格上漲3.8%,影響CPI上漲約0.07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3.1%,影響CPI上漲約0.02個百分點;鮮菜價格升0.3%,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下降5.7%,影響CPI下降約0.27個百分點,當中豬肉價格下降10.1%,影響CPI下降約0.28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下降0.7%,影響CPI下降約0.01個百分點。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上漲6.9%,勝市場預期升6.6%,按月上漲0.7%。今年首10月,CPI按年升1.5%;PPI按年升6.5%。
港府調高預測 今年經濟料升3.7%外圍經濟向好及本港全民就業,令外部及內部需求保持強勁,帶動本港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3.6%,連續四季增長高於過去10年的平均增長2.9%。政府表示,今年第三季香港經濟繼續顯著擴張,考慮到首三季GDP增長3.9%,故把全年增長預測由3%至4%預測範圍的中間點,調升至3.7%,並把全年基本通脹率預測由1.8%下調至1.7%。政府同時修訂第二季經濟按年增長為3.9%。去季GDP上揚3.6%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第三季實質GDP上升0.5%,第二季增長亦向上修訂為1.1%。第三季整體貨物出口及私人消費開支分別按年增長5.5%及6.7%,其中私人消費增長主要是本地就業及收入情況良好,以及財富效應所帶動。另外,受惠於訪港旅客人數回升,旅遊服務輸出終止過去3年的跌勢,回復增長,第三季按年漲1.8%。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解釋,政府調升全年GDP增長預測至3.7%,主要因為外圍經濟維持向好,加上內地經濟增長持續,縱使去年季比較基數較高,但預計第四季經濟仍會穩健增長。若今年本港GDP升幅達到3.7%,將是近6年來最佳。供樓負擔比率達68%本地樓市方面,歐錫熊指出,第二季樓價上升5%,第三季樓價揚1%,樓價走勢難以預測。他提醒,市民要留意息口走勢,市場預計美國於12月加息,在聯繫滙率制度下,本港息口會跟隨向上,由於美國明年會循序漸進加息,加上本港樓宇落成量增加,會對樓市有壓力。對於置業供款負擔比率惡化,由第二季的67%升至第三季的68%,歐錫熊稱,該比率受到樓價走勢、入息中位數及按揭利息影響,而第三季按揭利息上揚,因而推高負擔比率。他又提到,若息口上調至3%,置業供款負擔比率有機會升至88%,屆時會令樓價更波動。
內地2017年10月人民幣新增貸款6,632億元低於預期人民銀行公布,今年10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123.8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2.4%。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18.42萬億元,按年增長1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1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632億元,按年多增119億元,低於市場預期增加7,830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50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9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71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14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366億元,票據融資減少37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4億元。月末,外幣貸款餘額8,228億美元,按年增長2.8%。當月外幣貸款增加64億美元。存款方面,10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168.5萬億元,按年增長9.2%。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63.33萬億元,按年增長9.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2.4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06萬億元,按年少增1,579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8,05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26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1.05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4,657億元。月末,外幣存款餘額7,788億美元,按年增長14.2%。當月外幣存款增加43億美元。
內地10月新增貸款6632億 遜預期內地10月新增貸款遜預期。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0月新增貸款6632億元(人民幣‧下同),低於預期的7830億元。當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按年增長8.8%,低於預期增長9.2%,增幅創歷史新低。10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118.42萬億元,按年增長1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1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632億元,按年多增119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50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9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71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14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366億元,票據融資減少37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4億元。月末,外幣貸款餘額8228億美元,按年增長2.8%。當月外幣貸款增加64億美元。10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06萬億元,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63.33萬億元,按年增長9.1%。10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65.34萬億元,按年增長8.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個和2.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2.6萬億元,按年增長1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個和10.9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6.82萬億元,按年增長6.3%。當月淨回籠現金1518億元。
中國10月工業零售遜預期中國10月固定資產投資符預期,工業增加值、零售增速則遜預期。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首10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51.7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7.3%,符合預期,增速比首9月回落0.2個百分點。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2%,略遜市場預期增長6.3%,比9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首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7%。10月發電量5038億千瓦時,按年增2.5%。首10個月發電量則為5.19萬億千瓦時,按年增6%。中國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萬億元,按年名義增長10%,遜市場預期增10.5%。首10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4萬億元,按年增長10.3%。
DHL斥29億擴建本港空運設施國際速遞公司DHL Express宣布,將與機管局合作,擴建DHL中亞區樞紐中心,投入約29億元。中亞區樞紐中心曾進行數次擴建工程,多年來累計投放總額達45億元。擴建後的中亞區樞紐中心預計在2022年首季正式投入服務,工程將提供額外50%的倉庫面積,令倉庫總面積增至4.7萬平方米。過去10年間,中亞區樞紐中心的貨件處理量按年平均錄得12%增長,擴建後的中亞區樞紐中心將處理亞太區超過40%的貨件量,每小時最高處理量由現時的7.5萬件貨件,提高至12.5萬件,每年總貨運量增加五成至106萬噸。DHL Express行政裁林經綸(Ken Allen)表示,位處香港的中亞區樞紐中心作為DHL的策略重地,擴建後能協助鞏固提升公司在亞太區的運作及業務,更能應付區內及至全球貿易在迅速增長下的需求。
本港2017年10月基本通脹率1.5%政府統計處公布,根據綜合消費物價指數,10月份整體消費物價較去年同期上升1.5%,較9月份之1.4%相應升幅稍高。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10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幅、即基本通脹率亦為1.5%,較9月份之1.4%稍高,主要是由於旅遊費用跌幅收窄所致。從細分指數分析,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在10月份的按年升幅分別為1.6%、1.4%及1.5%,而9月份的相應升幅則分別為1.5%、1.3%及1.4%。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在10月份的按年升幅分別為1.6%、1.4%及1.5%,在9月份的升幅則分別為1.5%、1.3%及1.4%。在各類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於10月份錄得按年升幅的類別為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於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上升3.3%及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上升3%、外出用膳分別上升2.7%及2.8%、住屋均上升2.4%、雜項物品分別上升0.6%及1.3%和電力,及燃氣及水分別上升0.2%及1.2%。另一方面,價格於10月份錄得按年跌幅的類別為耐用物品,在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下跌2.9%及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下跌3.4%、煙酒分別下跌1.3%及0.5%、衣履分別下跌0.5%及1.3%,及雜項服務分別下跌0.4%及1.1%。 至於交通方面,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0.8%,但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下跌0.1%。政府發言人表示,消費物價通脹在10月份仍然相當溫和。展望將來,鑑於進口價格緩慢上升,以及本地成本壓力溫和,通脹風險在短期內應會依然有限。
洛桑世界人才報告香港跌3位排第12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17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在63個受評國家或地區中,香港排名第12,較去年下跌3位,但仍是亞洲第一。瑞士繼續蟬聯全球第一,第2至5名則依次為丹麥、比利時、奧地利及芬蘭。新加坡排名第13位,較去年上升2位,台灣排名為第23位,與去年持平。洛桑管理學院的2017年IMD世界人才報告,由「世界競爭力報告」的300多項指標中,挑選有關教育、勞動市場等約30項指標,再彙整為「投資與發展人才」、「吸引與留住人才」及「人才準備度」3大類,評估全球63個國家或地區在競才方面的表現。
本港2017年10月體體出口貨值上升6.7%政府統計處今日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2017年10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分別上升6.7%和7.9%。繼2017年9月份錄得9.4%的按年升幅後,2017年10月份轉口與港產品出口合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347億元,按年上升6.7%。其中10月份轉口貨值為3,310億元,上升6.7%,而港產品出口貨值則上升至37億元,升幅為3.2%。同時,繼2017年9月份錄得9.7%的按年升幅後,2017年10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3,787億元,較上一年同月上升7.9%。2017年10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40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1.6%。2017年10月份與2016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8.0%。此地區內,輸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印度(升36.5%)、泰國(升23.4%)、菲律賓(升17.4%)、日本(升14.9%)、台灣(升10.8%)、韓國(升6.8%)和中國內地(內地)(升6.4%)。另一方面,輸往馬來西亞的整體出口貨值則下跌2.2%。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德國(升22.6%)、英國(升6.1%)和美國(升0.2%)。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馬來西亞(升57.3%)、菲律賓(升32.0%)、韓國(升20.8%)、台灣(升13.5%)和內地(升6.9%)。同時,來自印度和日本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分別下跌15.1%和4.1%。2017年10月份與2016年同月比較,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76億元,升6.8%)、「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48億元,升15.5%)和「非金屬礦物製品」(增19億元,升14.7%)。然而,「攝影儀器、設備和供應品、光學器材及鐘錶」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減6億元,跌6.1%)。同期,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76億元,升14.5%)、「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39億元,升14.3%)和「雜項製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27億元,升14.8%)。然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減15億元,跌2.1%)。政府發言人表示,受惠於環球經濟改善,10月份的商品出口繼續錄得顯著按年增長,幾乎所有主要市場均錄得不同程度的升幅。發言人進一步指出,展望未來,短期內環球經濟預期會進一步穩健增長。利好的外圍環境會繼續為出口表現帶來支持,儘管貿易往來自去年末起開始復蘇會令比較基數較高。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外圍情況的發展,包括環球貨幣環境愈見複雜、保護主義情緒可能升溫,以及不同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
內地客第三季來港投保總額挫57%保險業監管局重新公布內地客來港投保數字,數據顯示,第三季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為101億元,較2016年第四季錄得的237億元,下降57.38%;較去年第三季的188億元,下跌46.28%。保監局指出,內地訪客購買的保險產品,約95%是醫療或保障類型的保險產品,例如危疾、醫療、終身人壽、定期人壽及年金等;約99%保單為非整付保費保單,保費非以一筆過模式支付。今年首三季,毛保費總額為3632億元,按年上升11%。另外,首三季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按年上升11.6%至3254億元。其中,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的保費收入上升13%至2800億元,而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的保費收入則上升12.2%至234億元。退休計劃業務的供款錄得4.6%的跌幅至182億元。新造業務方面,首三季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按年下跌12%至1166億元,其中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下跌16.9%至1068億元,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則上升1.6倍至91億元。期內,本港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按年增長5.8%至378億元;淨保費則增長5.1%至260億元。整體承保則錄得1.93億元的虧損,主要由於財産損壞業務錄得與颱風天鴿相關的虧損,以及僱員補償業務和汽車業務所錄得的承保虧損所致。
中國11月製造業PMI回升至51.8 勝預期中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勝預期。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11月製造業PMI回升至51.8,較10月份的51.6,升0.2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的51.4。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回落至52.9,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繼續在擴張區間內;中型企業PMI升至50.5,比上月升0.7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之上;小型企業PMI回升至49.8,比上月升0.8個百分點。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生產指數升至54.3,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持續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生產擴張步伐加快。新訂單指數升至53.6,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原材料庫存指數回落至48.4,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下降。從業人員指數回落至48.8,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仍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有所減少。
差估署樓價指數19連升 連續12個月破頂本港樓價指數連升19個月,並連續12個月破頂。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10月全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升至342.4,按月升0.53%,連升19個月,累升26.16%;按年升12.52%。其中,中小型單位(100平方米以下)售價按月升0.53%,較大面積單位(100平方米或以上)售價則升0.13%。當中,A類物業(40平方米以下)售價按月升0.24%;B類物業(40至69.9平方米)按月升0.65%;C類物業(70至99.9平方米)升0.9%;D類物業(100至159.9平方米)升0.24%;E類物業(160平方米或以上)則跌0.16%。租金方面,10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升至187.1,按月升0.43%,連升11個月,按年則升8.21%。今年首10個月,樓價指數累升11.39%;租金指數累升7.78%。
本港2017年10月零售業銷貨價值按年升3.9%政府統計處今日公布,今年10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75億元,按年上升3.9%。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修訂估計按年上升5.7%。與2016年同期比較,今年首十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上升1.2%。 扣除其間價格變動後,2017年10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按年上升3.6%。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修訂估計按年上升5.6%。與2016年同期比較,2017年首十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上升1.1%。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由高至低分析,2017年10月與2016年10月比較,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上升8.4%。其次為超級市場貨品(銷貨價值上升0.7%);百貨公司貨品(上升6.2%);服裝(上升7%);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上升8.5%);藥物及化妝品(上升9.9%);其他未分類消費品(上升8.8%);汽車及汽車零件(上升1.0%);燃料(上升8.5%);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上升2.1%);傢具及固定裝置(上升3.4%);中藥(上升5.8%);以及眼鏡店(上升1.4%)。 另一方面,2017年10月與2016年同月比較,雜項耐用消費品的銷貨價值下跌18.7%。其次為電器及攝影器材(銷貨價值下跌2.2%);以及書報、文具及禮品(下跌2.4%)。 政府發言人指出,受惠於樂觀的消費情緒及訪港旅遊業持續復蘇,零售業銷售在10月份按年穩健增長。 展望未來,良好的收入和就業情況,以及訪港旅遊業持續復蘇,應能在短期內繼續為零售業務帶來支持。
中國10月製造業PMI回落至51.6 遜預期
回覆刪除中國製造業活動放緩,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落至51.6,是3個月低,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遜於市場預期的52。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回落至53.1,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但繼續位於擴張區間。中、小型企業PMI回落至49.8和49,分別比上月下降1.3和0.4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以下。
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
生產指數降至53.4,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仍在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生產繼續保持增長,增速有所放緩。
新訂單指數回落至52.9,比上月回落1.9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增幅有所收窄。
原材料庫存指數回落至48.6,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繼續減少。
從業人員指數49,與上月持平,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減少。
IMF:中國對債務過度依賴 須結構性改革
回覆刪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中國副代表張龍梅表示,從外向型增長到經濟再平衡,中國已經有所進展,且已經轉向更多由服務業主導,但中國經濟未來的核心問題,依然是對債務的過度依賴,未來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
根據IMF的預測,中國非金融部門債務佔GDP的比重將在2022年達到近3倍。張龍梅稱,從逐漸升高的市場利率就可以看出,當前中國的監管措施正在收緊融資形勢,導致金融部門內部權益增速放緩,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輕微減慢,房地產市場也在收緊的政策下降溫。
她續稱,儘管中國的信貸風險有所改善,但依然很高。居民債務已經高於新興經濟體平均水平,中國需要改變依靠信貸的增長模式,並提高投資效率。
IMF駐中國首席代表Alfred在同一場合指出,中國需要大幅降低儲蓄,解決國有企業對經濟的拖累和產能過剩問題,直接解決公司債務,降低金融部門脆弱性,並且繼續向浮動滙率轉型。
中國10月CPI升1.9% 高預期
回覆刪除中國通脹回升,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上漲1.9%,較9月的1.6%,上升0.3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升1.8%。
按年比,食品價格下降0.4%,非食品價格上漲2.4%。10月份,CPI按月上漲0.1%。其中,食品價格持平,非食品價格上漲0.1%。
10月份,食品煙酒價格按年升0.3%,影響CPI上漲約0.09個百分點。其中,水產品價格上漲3.8%,影響CPI上漲約0.07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3.1%,影響CPI上漲約0.02個百分點;鮮菜價格升0.3%,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
畜肉類價格下降5.7%,影響CPI下降約0.27個百分點,當中豬肉價格下降10.1%,影響CPI下降約0.28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下降0.7%,影響CPI下降約0.01個百分點。
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上漲6.9%,勝市場預期升6.6%,按月上漲0.7%。
今年首10月,CPI按年升1.5%;PPI按年升6.5%。
港府調高預測 今年經濟料升3.7%
回覆刪除外圍經濟向好及本港全民就業,令外部及內部需求保持強勁,帶動本港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3.6%,連續四季增長高於過去10年的平均增長2.9%。政府表示,今年第三季香港經濟繼續顯著擴張,考慮到首三季GDP增長3.9%,故把全年增長預測由3%至4%預測範圍的中間點,調升至3.7%,並把全年基本通脹率預測由1.8%下調至1.7%。政府同時修訂第二季經濟按年增長為3.9%。
去季GDP上揚3.6%
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第三季實質GDP上升0.5%,第二季增長亦向上修訂為1.1%。第三季整體貨物出口及私人消費開支分別按年增長5.5%及6.7%,其中私人消費增長主要是本地就業及收入情況良好,以及財富效應所帶動。另外,受惠於訪港旅客人數回升,旅遊服務輸出終止過去3年的跌勢,回復增長,第三季按年漲1.8%。
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解釋,政府調升全年GDP增長預測至3.7%,主要因為外圍經濟維持向好,加上內地經濟增長持續,縱使去年季比較基數較高,但預計第四季經濟仍會穩健增長。若今年本港GDP升幅達到3.7%,將是近6年來最佳。
供樓負擔比率達68%
本地樓市方面,歐錫熊指出,第二季樓價上升5%,第三季樓價揚1%,樓價走勢難以預測。他提醒,市民要留意息口走勢,市場預計美國於12月加息,在聯繫滙率制度下,本港息口會跟隨向上,由於美國明年會循序漸進加息,加上本港樓宇落成量增加,會對樓市有壓力。
對於置業供款負擔比率惡化,由第二季的67%升至第三季的68%,歐錫熊稱,該比率受到樓價走勢、入息中位數及按揭利息影響,而第三季按揭利息上揚,因而推高負擔比率。他又提到,若息口上調至3%,置業供款負擔比率有機會升至88%,屆時會令樓價更波動。
內地2017年10月人民幣新增貸款6,632億元低於預期
回覆刪除人民銀行公布,今年10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123.8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2.4%。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18.42萬億元,按年增長1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1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632億元,按年多增119億元,低於市場預期增加7,830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50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9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71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14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366億元,票據融資減少37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4億元。月末,外幣貸款餘額8,228億美元,按年增長2.8%。當月外幣貸款增加64億美元。
存款方面,10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168.5萬億元,按年增長9.2%。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63.33萬億元,按年增長9.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2.4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06萬億元,按年少增1,579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8,05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26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1.05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4,657億元。月末,外幣存款餘額7,788億美元,按年增長14.2%。當月外幣存款增加43億美元。
內地10月新增貸款6632億 遜預期
刪除內地10月新增貸款遜預期。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0月新增貸款6632億元(人民幣‧下同),低於預期的7830億元。當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按年增長8.8%,低於預期增長9.2%,增幅創歷史新低。
10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118.42萬億元,按年增長1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1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632億元,按年多增119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50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9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71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14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366億元,票據融資減少37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4億元。
月末,外幣貸款餘額8228億美元,按年增長2.8%。當月外幣貸款增加64億美元。
10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06萬億元,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63.33萬億元,按年增長9.1%。
10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65.34萬億元,按年增長8.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個和2.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2.6萬億元,按年增長1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個和10.9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6.82萬億元,按年增長6.3%。當月淨回籠現金1518億元。
中國10月工業零售遜預期
回覆刪除中國10月固定資產投資符預期,工業增加值、零售增速則遜預期。
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首10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51.7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7.3%,符合預期,增速比首9月回落0.2個百分點。
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2%,略遜市場預期增長6.3%,比9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首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7%。
10月發電量5038億千瓦時,按年增2.5%。首10個月發電量則為5.19萬億千瓦時,按年增6%。
中國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萬億元,按年名義增長10%,遜市場預期增10.5%。首10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4萬億元,按年增長10.3%。
DHL斥29億擴建本港空運設施
回覆刪除國際速遞公司DHL Express宣布,將與機管局合作,擴建DHL中亞區樞紐中心,投入約29億元。中亞區樞紐中心曾進行數次擴建工程,多年來累計投放總額達45億元。
擴建後的中亞區樞紐中心預計在2022年首季正式投入服務,工程將提供額外50%的倉庫面積,令倉庫總面積增至4.7萬平方米。
過去10年間,中亞區樞紐中心的貨件處理量按年平均錄得12%增長,擴建後的中亞區樞紐中心將處理亞太區超過40%的貨件量,每小時最高處理量由現時的7.5萬件貨件,提高至12.5萬件,每年總貨運量增加五成至106萬噸。
DHL Express行政裁林經綸(Ken Allen)表示,位處香港的中亞區樞紐中心作為DHL的策略重地,擴建後能協助鞏固提升公司在亞太區的運作及業務,更能應付區內及至全球貿易在迅速增長下的需求。
本港2017年10月基本通脹率1.5%
回覆刪除政府統計處公布,根據綜合消費物價指數,10月份整體消費物價較去年同期上升1.5%,較9月份之1.4%相應升幅稍高。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10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幅、即基本通脹率亦為1.5%,較9月份之1.4%稍高,主要是由於旅遊費用跌幅收窄所致。
從細分指數分析,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在10月份的按年升幅分別為1.6%、1.4%及1.5%,而9月份的相應升幅則分別為1.5%、1.3%及1.4%。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在10月份的按年升幅分別為1.6%、1.4%及1.5%,在9月份的升幅則分別為1.5%、1.3%及1.4%。
在各類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於10月份錄得按年升幅的類別為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於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上升3.3%及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上升3%、外出用膳分別上升2.7%及2.8%、住屋均上升2.4%、雜項物品分別上升0.6%及1.3%和電力,及燃氣及水分別上升0.2%及1.2%。
另一方面,價格於10月份錄得按年跌幅的類別為耐用物品,在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下跌2.9%及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下跌3.4%、煙酒分別下跌1.3%及0.5%、衣履分別下跌0.5%及1.3%,及雜項服務分別下跌0.4%及1.1%。 至於交通方面,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0.8%,但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下跌0.1%。
政府發言人表示,消費物價通脹在10月份仍然相當溫和。展望將來,鑑於進口價格緩慢上升,以及本地成本壓力溫和,通脹風險在短期內應會依然有限。
洛桑世界人才報告香港跌3位排第12
回覆刪除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17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在63個受評國家或地區中,香港排名第12,較去年下跌3位,但仍是亞洲第一。
瑞士繼續蟬聯全球第一,第2至5名則依次為丹麥、比利時、奧地利及芬蘭。新加坡排名第13位,較去年上升2位,台灣排名為第23位,與去年持平。
洛桑管理學院的2017年IMD世界人才報告,由「世界競爭力報告」的300多項指標中,挑選有關教育、勞動市場等約30項指標,再彙整為「投資與發展人才」、「吸引與留住人才」及「人才準備度」3大類,評估全球63個國家或地區在競才方面的表現。
本港2017年10月體體出口貨值上升6.7%
回覆刪除政府統計處今日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2017年10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分別上升6.7%和7.9%。
繼2017年9月份錄得9.4%的按年升幅後,2017年10月份轉口與港產品出口合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347億元,按年上升6.7%。其中10月份轉口貨值為3,310億元,上升6.7%,而港產品出口貨值則上升至37億元,升幅為3.2%。同時,繼2017年9月份錄得9.7%的按年升幅後,2017年10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3,787億元,較上一年同月上升7.9%。2017年10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40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1.6%。
2017年10月份與2016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8.0%。此地區內,輸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印度(升36.5%)、泰國(升23.4%)、菲律賓(升17.4%)、日本(升14.9%)、台灣(升10.8%)、韓國(升6.8%)和中國內地(內地)(升6.4%)。另一方面,輸往馬來西亞的整體出口貨值則下跌2.2%。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德國(升22.6%)、英國(升6.1%)和美國(升0.2%)。
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馬來西亞(升57.3%)、菲律賓(升32.0%)、韓國(升20.8%)、台灣(升13.5%)和內地(升6.9%)。同時,來自印度和日本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分別下跌15.1%和4.1%。
2017年10月份與2016年同月比較,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76億元,升6.8%)、「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48億元,升15.5%)和「非金屬礦物製品」(增19億元,升14.7%)。然而,「攝影儀器、設備和供應品、光學器材及鐘錶」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減6億元,跌6.1%)。
同期,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76億元,升14.5%)、「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39億元,升14.3%)和「雜項製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27億元,升14.8%)。然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減15億元,跌2.1%)。
政府發言人表示,受惠於環球經濟改善,10月份的商品出口繼續錄得顯著按年增長,幾乎所有主要市場均錄得不同程度的升幅。
發言人進一步指出,展望未來,短期內環球經濟預期會進一步穩健增長。利好的外圍環境會繼續為出口表現帶來支持,儘管貿易往來自去年末起開始復蘇會令比較基數較高。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外圍情況的發展,包括環球貨幣環境愈見複雜、保護主義情緒可能升溫,以及不同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
內地客第三季來港投保總額挫57%
回覆刪除保險業監管局重新公布內地客來港投保數字,數據顯示,第三季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為101億元,較2016年第四季錄得的237億元,下降57.38%;較去年第三季的188億元,下跌46.28%。
保監局指出,內地訪客購買的保險產品,約95%是醫療或保障類型的保險產品,例如危疾、醫療、終身人壽、定期人壽及年金等;約99%保單為非整付保費保單,保費非以一筆過模式支付。
今年首三季,毛保費總額為3632億元,按年上升11%。
另外,首三季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按年上升11.6%至3254億元。其中,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的保費收入上升13%至2800億元,而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的保費收入則上升12.2%至234億元。退休計劃業務的供款錄得4.6%的跌幅至182億元。
新造業務方面,首三季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按年下跌12%至1166億元,其中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下跌16.9%至1068億元,個人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則上升1.6倍至91億元。
期內,本港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按年增長5.8%至378億元;淨保費則增長5.1%至260億元。整體承保則錄得1.93億元的虧損,主要由於財産損壞業務錄得與颱風天鴿相關的虧損,以及僱員補償業務和汽車業務所錄得的承保虧損所致。
中國11月製造業PMI回升至51.8 勝預期
回覆刪除中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勝預期。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11月製造業PMI回升至51.8,較10月份的51.6,升0.2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的51.4。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回落至52.9,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繼續在擴張區間內;中型企業PMI升至50.5,比上月升0.7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之上;小型企業PMI回升至49.8,比上月升0.8個百分點。
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
生產指數升至54.3,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持續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生產擴張步伐加快。
新訂單指數升至53.6,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原材料庫存指數回落至48.4,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下降。
從業人員指數回落至48.8,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仍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有所減少。
差估署樓價指數19連升 連續12個月破頂
回覆刪除本港樓價指數連升19個月,並連續12個月破頂。
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10月全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升至342.4,按月升0.53%,連升19個月,累升26.16%;按年升12.52%。
其中,中小型單位(100平方米以下)售價按月升0.53%,較大面積單位(100平方米或以上)售價則升0.13%。
當中,A類物業(40平方米以下)售價按月升0.24%;B類物業(40至69.9平方米)按月升0.65%;C類物業(70至99.9平方米)升0.9%;D類物業(100至159.9平方米)升0.24%;E類物業(160平方米或以上)則跌0.16%。
租金方面,10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升至187.1,按月升0.43%,連升11個月,按年則升8.21%。
今年首10個月,樓價指數累升11.39%;租金指數累升7.78%。
本港2017年10月零售業銷貨價值按年升3.9%
回覆刪除政府統計處今日公布,今年10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75億元,按年上升3.9%。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修訂估計按年上升5.7%。與2016年同期比較,今年首十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上升1.2%。 扣除其間價格變動後,2017年10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按年上升3.6%。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修訂估計按年上升5.6%。與2016年同期比較,2017年首十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上升1.1%。
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由高至低分析,2017年10月與2016年10月比較,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上升8.4%。其次為超級市場貨品(銷貨價值上升0.7%);百貨公司貨品(上升6.2%);服裝(上升7%);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上升8.5%);藥物及化妝品(上升9.9%);其他未分類消費品(上升8.8%);汽車及汽車零件(上升1.0%);燃料(上升8.5%);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上升2.1%);傢具及固定裝置(上升3.4%);中藥(上升5.8%);以及眼鏡店(上升1.4%)。 另一方面,2017年10月與2016年同月比較,雜項耐用消費品的銷貨價值下跌18.7%。其次為電器及攝影器材(銷貨價值下跌2.2%);以及書報、文具及禮品(下跌2.4%)。
政府發言人指出,受惠於樂觀的消費情緒及訪港旅遊業持續復蘇,零售業銷售在10月份按年穩健增長。 展望未來,良好的收入和就業情況,以及訪港旅遊業持續復蘇,應能在短期內繼續為零售業務帶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