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址一切言論均為本人個人學交流或分享,無論任何情況下,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或推薦,本人無法保證網誌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
內地2018年7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1.2 略低於預期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數據顯示,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2,略低於預期的51.3,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製造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高於臨界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位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3%,低於上月0.6個百分點,仍處於景氣區間,表明製造業生產保持擴張,增速有所放慢。新訂單指數為52.3%,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擴張步伐有所減緩。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9%,比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仍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有所回落。從業人員指數為49.2%,高於上月0.2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降幅有所收窄。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與上月相比變化不大。
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八個月低中國出口弱勢浮面。財新/Markit聯合公布,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50.8,較上月跌0.2,為去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但仍稍高於50的強弱分界線;為連續14個月處於擴張區間。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表示,數據反映中國製造業呈放緩趨勢。數據顯示,新出口訂單指數跌至逾兩年來的低位,出口已連續4個月出現收縮,新訂單增速連續2個月放緩,廠商報告顯示出口市況疲弱。廠商對前景乏信心鍾正生指出,數據反映製造商對未來一年的業務前景欠缺信心,7月製造業PMI繼續於前月低位附近,部分廠商對市況艱難、環保政策嚴格及貿易戰走勢感憂慮;相信隨着內需偏弱,以及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下,中國製造業前景更添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亦有廠商對市況存信心,主要是憧憬新產品開發、公司投資及市況等正面影響;其中,7月的產成品庫存增速放緩,而採購庫存開始擴張,可見部分製造商的資金周轉壓力轉低,對市場仍然積極,業界的產成品庫存已降低,並開始補充原材料庫存。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官方7月製造業PMI跌至51.2,創5個月低位;非製造業PMI降至54,為11個月低位。
2018年7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跌至52.8創四個月新低 貿易戰對企業影響負面7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得52.8,低於市場預期為53.5,較6月下降1.1個百分點,創四個月新低,仍在擴張區間,顯示服務業擴張勢頭開始放緩。該走勢與統計局服務業PMI一致。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按月回落1個百分點。製造業和服務業PMI皆放緩,拖累7月財新中國綜合PMI降至52.3,按月回落0.7個百分點。服務業新增業務量增速創2015年底以來最低,部分受訪企業反映,市況相對低迷,削弱了客戶需求。製造業新訂單增速也放緩至4月以來最低,帶動新訂單整體增速降至略逾一年來新低。兩大行業企業對未來十二個月的前景信心度皆有所下降。其中,服務業企業信心度降至有數據以來的歷史次低點。公司持續重組、中美貿易戰和關稅是影響企業情緒的負面因素。製造業樂觀度也並未改善,業界信心仍較低迷。兩大行業對未來一年生產經營前景的整體信心度降至32個月以來最低。據《財新網》引述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財新中國綜合產出指數按月出現回落,顯示經濟溫和走弱。但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宏觀政策需更加積極,以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在此政策背景下,經濟失速下滑風險有望大為緩解。
2018年7月日經香港PMI回升至48.2 惟私人企業信心下滑日經公布,經季調後,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7月報48.2,按月升0.5點,仍低於榮枯線;新訂單跌幅屬兩年最大,成本上升亦令企業需提升售價,而企業信心跌至逾一年半以來低位。報告指,第三季開局以來,私企經營環境惡化。產出和新訂單均進一步下跌,員工數目亦減少。來自內地需求連續三個月下跌,營商情緒負面,企業憂慮中美貿易糾紛加劇。報告又指,銷售轉弱和悲觀主義都令企業減少採購,令庫存減少,採購庫存連續七個月減少。私企普遍面對成本壓力上升,但7月整體投入通脹較6月放緩,亦屬溫和;員工薪金上升,但增幅溫和。為保障利潤,企業連續兩個月提價,但加幅輕微。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 Aw指,本港私人企業在第三季開局不佳,7月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由於貿易戰憂慮,新訂單跌幅創兩年最大。
內地2018年7月CPI按年升2.1% 略高於預期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按年上漲2.1%,略高於市場原預期升2%。其中,城市上漲2.1%,農村上漲2%;食品價格上漲0.5%,非食品價格上漲2.4%;消費品價格上漲1.8%,服務價格上漲2.5%。今年首個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按年漲2%。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按月上漲0.3%。其中,城市上漲0.4%,農村上漲0.1%;食品價格上漲0.1%,非食品價格上漲0.3%;消費品價格上漲0.1%,服務價格上漲0.7%。
內地7月工業、零售、固投全遜預期內地7月工業增加值、零售及固定資產投資全遜預期。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實際增長6%,與6月份持平,略遜市場預期增6.3%。首7個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升6.6%,符合預期,增速較首6月回落0.1個百分點。 7月發電量按年增5.7%;首7個月發電量則按年增7.8%。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8.8%,遜市場預期增9.1%。首7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9.3%,略遜預期增9.4%。今年首7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35.58萬億元,按年增長5.5%,遜市場預期增6%,增速比首6月回落0.5個百分點。國統局表示,總的來看,7月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更趨嚴峻複雜,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須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聚焦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
內地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升6% 遜預期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實際增長6%,與6月份持平,低於市場預期的6.3%。從環比看,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48%。首七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6%,增速較1至6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惟符市場預期。分三大門類看,7月份,採礦業增加值按年增長1.3%,增速較6月份回落1.4個百分點;製造業增長6.2%,加快0.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回落0.2個百分點。7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2%;集體企業下降2.8%,股份制企業增長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6.1%。分行業看,7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5個行業增加值保持按年增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6.9%,紡織業增長0.6%,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3.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5.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6%,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6.9%,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1.2%,汽車製造業增長6.3%,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下降1.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5.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3.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增長8.8%。
本港2017年7月整體消費物價升2.4% 基本通脹率2.7%政府統計處公布,2018年7月份整體消費物價與一年前同月比較,上升2.4%,與2018年6月份相若。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2018年7月份的按年升幅(即基本通脹率)為2.7%,亦與2018年6月份相若。從細分指數分析,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在2018年7月份的按年升幅分別為2.5%、2.3%及2.3%,而2018年6月份的相應升幅則分別為2.6%、2.3%及2.2%。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在2018年7月份的按年升幅分別為2.8%、2.7%及2.6%,在2018年6月份的升幅則分別為2.9%、2.7%及2.5%。 在各類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2018年7月份錄得按年升幅的類別為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在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上升4.8%及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上升4.5%)、電力、燃氣及水(分別上升4.2%及4.5%)、外出用膳(分別上升2.9%及3.0%)、衣履(分別上升2.4%及2.2%)、住屋(分別上升2.2%及2.4%)、交通(分別上升2.2%及1.6%)、雜項服務(分別上升1.8%及1.0%)、雜項物品(分別上升1.4%及1.9%)和煙酒(均上升0.6%)。另一方面,耐用物品的價格在2018年7月份錄得按年跌幅(在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下跌2.1%及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下跌2%)。政府發言人表示,7月份基本通脹壓力大致平穩,基本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按年變動率維持於2.7%不變。鑑於環球通脹緩步上升以及早前新訂住宅租金上升的影響繼續浮現,本地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在未來數月可能仍會略高於2018年上半年的平均2.4%。然而,通脹率在2018年全年應保持在溫和的範圍內。
本港2018年7月整理出口按年升一成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7月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分別上升10%和14%。繼今年6月錄得3.3%的按年升幅後,今年7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591億元,按年上升10%。同時,繼今年6月錄得4.4%的按年升幅後,今年7月商品進口貨值為4,062億元,按年上升14%。今年7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71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1.6%。今年7月份與去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10.6%。此地區內,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馬來西亞(升44%)、越南(升23.3%)、中國(升12.8%)、印度(升11.2%)和南韓(升6.8%)。另一方面,輸往台灣和日本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分別下跌15.6%和7.5%。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美國(升10.1%)和德國(升1.8%)。同時,輸往英國的整體出口貨值則下跌3.6%。 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馬來西亞(升111.5%)、南韓(升26.4%)、美國(升15.1%)、內地(升10.2%)、日本(升10.1%)、印度(升9.7%)和菲律賓(升9.1%)。今年7月份與去年同月比較,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219億元,升18.4%)、「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54億元,升16.3%)和「動力產生機械及儀器」(增17億元,升39.4%)。然而,「衣物及衣物配件」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減2億元,跌1.8%)。同期,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239億元,升18%)、「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76億元,升26.3%)和「雜項製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45億元,升23.1%)。然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減1億元,跌0.1%)。政府發言人表示,受環球經濟仍然穩健和區內製造及貿易活動蓬勃所支持,7月份的商品出口貨值錄得雙位數的按年增長。輸往多個主要市場(包括內地和美國)的出口有明顯的增幅。發言人進一步指出,展望未來,外貿環境的下行風險在最近數月已顯著增加。雖然美國與內地的貿易摩擦至今對香港的出口的影響似乎有限,但或會在今年較後時間變得更加明顯。倘若貿易摩擦持續或進一步升溫,環球經濟增長亦將會受影響。
七月訪港旅客增5.7%訪港內地客持續上升,旅發局公布七月訪港旅客有逾五百四十六萬人次,按年上升百分之五點七,其中內地客有四百四十多萬,按年升百分之八。惟短途市場下跌百分之六點二,多個東南亞國家急跌,尤其印尼大跌逾三成。相反,長途旅客持續錄得增長,按年升百分之四。旅發局指,受到中美貿易糾紛加劇,多種貨幣匯率出現波動的影響,短途市場旅客數字出現跌幅。有業界預期,廣深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可望刺激內地客增長,或可彌補短途客跌幅。旅發局公布七月訪港客量,除了內地客及長途客上升,短途客按年減少百分之六點二,有六十五萬七千人次。其中印尼客按年跌近三成,只有三萬零九百多人;而菲律賓、南韓亦跌一成多。反而長途旅客按年上百分之四,有三十四萬五千人次;當中美國及澳洲升幅最多,達百分之七點一。旅發局解釋,由於來往香港及多個長途市場的機位增加,所以長途旅客繼續錄得增長。過夜旅客上月共錄得逾二百五十一萬人次,按年下跌百分之一點七,其中印尼跌幅亦是最大,有二萬四千多人,按年大跌逾三成。惟不過夜旅客人次則有逾二百九十五萬,較去年同期上升逾一成三,當中內地旅客按年升一成五。旅發局指,因應市場情況的變化,旅發局於下半年將會加大力度於多個短途市場進行推廣,並透過與航空公司及旅遊業界合作,推出優惠旅遊產品。此外,把握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機遇,旅發局亦會在內地及海外市場積極進行推廣,以吸引更多的旅客來港。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指,中美貿易戰打擊東南亞國家旅客消費意欲,加上外圍經濟環境不明朗,預料今年下半年訪港的東南亞旅客會持續下跌。不過高鐵本月通車後,將帶動訪港內地客量,料整體客量會因此上升。
港貸款21個月來首萎縮 7月跌0.3% 貿戰升溫恐削借貸意欲本港7月份貸款及墊款總額按月下跌0.3%,不計IPO因素,為2016年10月(即21個月)以來首次下跌。市場人士指出,中美貿易戰帶來的直接影響未算明顯,惟貿易戰及市場波動打擊投資意欲,預期貸款短期會持平,長遠會否進一步下跌,則視乎貿易戰及市場發展而定。金管局統計顯示,7月貸款總額下跌0.3%,年率化跌幅為4%,但首7個月年率化貸款仍錄得8.5%升幅。7月貸款總額縮減,香港使用的貸款(包括貿易融資)按月減少0.6%。當中,以香港境外商品貿易融資跌幅最大,達5.2%;供香港有形貿易的貸款跌幅為1%;佔比最大在港使用的其他貸款則減0.4%。本地人幣存款增3.9%有銀行家指出,中美貿易戰暫未對其客戶帶來太大直接影響,部分客戶下半年的貸款需求未減。另有銀行界人士稱,7月貸款略為下跌,相信與貿易戰升溫、投資市場波動,影響業務及金融投資意欲有關。再者,近月內地銀根放鬆,內企來港借貸需求因而減少。金管局統計顯示,7月在港境外使用貸款僅升0.2%。銀行界人士估計,短期本港貸款情況相對持平,長遠則要視乎中美貿易戰發展而定,若美國向中國的進口貨品進一步加徵關稅,對本港出口及港商在內地的業務或構成影響,而且新興市場波動,貨幣及利率走勢均會影響貸款意欲。7月人民幣滙率走貶,月內本港的人民幣存款卻掉頭回升,客戶存款按月增加3.95%,至6076億元人民幣,重返6000億元人民幣水平,連同月內人民幣存款證餘額512億元人民幣,整體人民幣存款資金池按月上升3.88%,至6588億元人民幣。金管局發言人表示,7月整體人民幣存款穩步上升,部分可能與投資者就9月初MSCI新興市場指數次階段納入A股,而作出投資部署有關。中國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場部資金業務總經理兼聯席主管顏劍文指出,若人民幣存款上升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的投資部署有關,當有關資金8月流入A股,加上近期人民幣滙價波動,8月人民幣存款或會再次回落。金管局統計也顯示,7月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總額按月上升4.6%,至3616億元人民幣。7月本港存款總額微跌0.1%,但港元存款月內微升0.2%。滙豐上調港元及人幣定存利率另外,滙豐由周一(9月3日)起調升港元及人民幣新資金定存利率,一般客戶港元定存全面上調10點子,3個月調升至1.5厘,6個月為1.7厘,12個月及18個月分別為1.95厘及2.05厘,起存金額1萬港元。人民幣定存利率上調15至30點子不等,一般客戶1個月定存利率上調至1.7厘,3個月及6個月分別為2.55及2.85厘,1年為3.05厘,起存金額為2萬元人民幣。
港7月零售升7.8%遜預期本港零售增長續現放緩,政府統計處公布,7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89億元,按年升7.8%,遜市場預期增9.7%,若撇除受農曆新年因素影響的1月及2月份,為今年按年漲幅最少的一個月,而銷貨量則按年升5.9%。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表示,由於去年下半年零售額基數高,加上人民幣貶值及中美貿易戰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欲,內地旅客在港人均消費升幅放緩,故7月份零售額按年只有單位數增長。人幣貶值貿戰夾擊7月份只有4個類別零售額有雙位數增幅,包括燃料、珠寶首飾及鐘錶、藥物及化妝品,以及其他未分類消費品。與內地旅客相關的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增長16.8%,較6月的27.8%漲幅,明顯放緩;藥物及化妝品增12.7%,漲幅亦放慢。鄭偉雄指出,高檔次銷售出現兩極化,鐘錶商指受人民幣貶值影響,7月生意只有單位數增長,但珠寶商則稱,由於金價支持,金飾生意仍有兩成升幅。與民生消費相關的類別,零售額增長亦放緩,7月份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零售額按年上升3%,但6月份增長達8.8%。鄭偉雄預期,中美貿易戰今年內未必可完全解決,會持續影響消費者購物情緒,而且近期股市下跌,相信會窒礙高檔次及電器類別銷售。不過,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內地來港旅客數目料增多,將帶旺零售市道,料下半年零售額升5%至6%,維持全年增10%。今年首7月計,零售額臨時估計上升12.6%,銷貨量則增11%。政府發言人表示,展望未來,勞工市場情況良好,訪港旅遊業持續增長,為零售表現帶來支持。
內地2018年7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1.2 略低於預期
回覆刪除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數據顯示,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2,略低於預期的51.3,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製造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高於臨界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位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3%,低於上月0.6個百分點,仍處於景氣區間,表明製造業生產保持擴張,增速有所放慢。新訂單指數為52.3%,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擴張步伐有所減緩。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9%,比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仍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有所回落。從業人員指數為49.2%,高於上月0.2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降幅有所收窄。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與上月相比變化不大。
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八個月低
回覆刪除中國出口弱勢浮面。財新/Markit聯合公布,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50.8,較上月跌0.2,為去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但仍稍高於50的強弱分界線;為連續14個月處於擴張區間。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表示,數據反映中國製造業呈放緩趨勢。數據顯示,新出口訂單指數跌至逾兩年來的低位,出口已連續4個月出現收縮,新訂單增速連續2個月放緩,廠商報告顯示出口市況疲弱。
廠商對前景乏信心
鍾正生指出,數據反映製造商對未來一年的業務前景欠缺信心,7月製造業PMI繼續於前月低位附近,部分廠商對市況艱難、環保政策嚴格及貿易戰走勢感憂慮;相信隨着內需偏弱,以及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下,中國製造業前景更添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亦有廠商對市況存信心,主要是憧憬新產品開發、公司投資及市況等正面影響;其中,7月的產成品庫存增速放緩,而採購庫存開始擴張,可見部分製造商的資金周轉壓力轉低,對市場仍然積極,業界的產成品庫存已降低,並開始補充原材料庫存。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官方7月製造業PMI跌至51.2,創5個月低位;非製造業PMI降至54,為11個月低位。
2018年7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跌至52.8創四個月新低 貿易戰對企業影響負面
回覆刪除7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得52.8,低於市場預期為53.5,較6月下降1.1個百分點,創四個月新低,仍在擴張區間,顯示服務業擴張勢頭開始放緩。該走勢與統計局服務業PMI一致。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按月回落1個百分點。
製造業和服務業PMI皆放緩,拖累7月財新中國綜合PMI降至52.3,按月回落0.7個百分點。服務業新增業務量增速創2015年底以來最低,部分受訪企業反映,市況相對低迷,削弱了客戶需求。製造業新訂單增速也放緩至4月以來最低,帶動新訂單整體增速降至略逾一年來新低。
兩大行業企業對未來十二個月的前景信心度皆有所下降。其中,服務業企業信心度降至有數據以來的歷史次低點。公司持續重組、中美貿易戰和關稅是影響企業情緒的負面因素。製造業樂觀度也並未改善,業界信心仍較低迷。兩大行業對未來一年生產經營前景的整體信心度降至32個月以來最低。
據《財新網》引述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財新中國綜合產出指數按月出現回落,顯示經濟溫和走弱。但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宏觀政策需更加積極,以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在此政策背景下,經濟失速下滑風險有望大為緩解。
2018年7月日經香港PMI回升至48.2 惟私人企業信心下滑
回覆刪除日經公布,經季調後,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7月報48.2,按月升0.5點,仍低於榮枯線;新訂單跌幅屬兩年最大,成本上升亦令企業需提升售價,而企業信心跌至逾一年半以來低位。
報告指,第三季開局以來,私企經營環境惡化。產出和新訂單均進一步下跌,員工數目亦減少。來自內地需求連續三個月下跌,營商情緒負面,企業憂慮中美貿易糾紛加劇。
報告又指,銷售轉弱和悲觀主義都令企業減少採購,令庫存減少,採購庫存連續七個月減少。私企普遍面對成本壓力上升,但7月整體投入通脹較6月放緩,亦屬溫和;員工薪金上升,但增幅溫和。為保障利潤,企業連續兩個月提價,但加幅輕微。
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 Aw指,本港私人企業在第三季開局不佳,7月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由於貿易戰憂慮,新訂單跌幅創兩年最大。
內地2018年7月CPI按年升2.1% 略高於預期
回覆刪除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按年上漲2.1%,略高於市場原預期升2%。其中,城市上漲2.1%,農村上漲2%;食品價格上漲0.5%,非食品價格上漲2.4%;消費品價格上漲1.8%,服務價格上漲2.5%。今年首個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按年漲2%。
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按月上漲0.3%。其中,城市上漲0.4%,農村上漲0.1%;食品價格上漲0.1%,非食品價格上漲0.3%;消費品價格上漲0.1%,服務價格上漲0.7%。
內地7月工業、零售、固投全遜預期
回覆刪除內地7月工業增加值、零售及固定資產投資全遜預期。
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實際增長6%,與6月份持平,略遜市場預期增6.3%。首7個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升6.6%,符合預期,增速較首6月回落0.1個百分點。
7月發電量按年增5.7%;首7個月發電量則按年增7.8%。
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8.8%,遜市場預期增9.1%。首7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9.3%,略遜預期增9.4%。
今年首7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35.58萬億元,按年增長5.5%,遜市場預期增6%,增速比首6月回落0.5個百分點。
國統局表示,總的來看,7月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更趨嚴峻複雜,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須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聚焦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
內地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升6% 遜預期
回覆刪除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實際增長6%,與6月份持平,低於市場預期的6.3%。從環比看,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48%。首七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6%,增速較1至6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惟符市場預期。
分三大門類看,7月份,採礦業增加值按年增長1.3%,增速較6月份回落1.4個百分點;製造業增長6.2%,加快0.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回落0.2個百分點。7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按年增長6.2%;集體企業下降2.8%,股份制企業增長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6.1%。
分行業看,7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5個行業增加值保持按年增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6.9%,紡織業增長0.6%,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3.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5.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6%,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6.9%,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1.2%,汽車製造業增長6.3%,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下降1.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5.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3.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增長8.8%。
本港2017年7月整體消費物價升2.4% 基本通脹率2.7%
回覆刪除政府統計處公布,2018年7月份整體消費物價與一年前同月比較,上升2.4%,與2018年6月份相若。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2018年7月份的按年升幅(即基本通脹率)為2.7%,亦與2018年6月份相若。
從細分指數分析,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在2018年7月份的按年升幅分別為2.5%、2.3%及2.3%,而2018年6月份的相應升幅則分別為2.6%、2.3%及2.2%。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在2018年7月份的按年升幅分別為2.8%、2.7%及2.6%,在2018年6月份的升幅則分別為2.9%、2.7%及2.5%。
在各類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2018年7月份錄得按年升幅的類別為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在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上升4.8%及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上升4.5%)、電力、燃氣及水(分別上升4.2%及4.5%)、外出用膳(分別上升2.9%及3.0%)、衣履(分別上升2.4%及2.2%)、住屋(分別上升2.2%及2.4%)、交通(分別上升2.2%及1.6%)、雜項服務(分別上升1.8%及1.0%)、雜項物品(分別上升1.4%及1.9%)和煙酒(均上升0.6%)。
另一方面,耐用物品的價格在2018年7月份錄得按年跌幅(在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下跌2.1%及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中下跌2%)。
政府發言人表示,7月份基本通脹壓力大致平穩,基本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按年變動率維持於2.7%不變。鑑於環球通脹緩步上升以及早前新訂住宅租金上升的影響繼續浮現,本地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在未來數月可能仍會略高於2018年上半年的平均2.4%。然而,通脹率在2018年全年應保持在溫和的範圍內。
本港2018年7月整理出口按年升一成
回覆刪除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7月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分別上升10%和14%。
繼今年6月錄得3.3%的按年升幅後,今年7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591億元,按年上升10%。同時,繼今年6月錄得4.4%的按年升幅後,今年7月商品進口貨值為4,062億元,按年上升14%。今年7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71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1.6%。
今年7月份與去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10.6%。此地區內,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馬來西亞(升44%)、越南(升23.3%)、中國(升12.8%)、印度(升11.2%)和南韓(升6.8%)。另一方面,輸往台灣和日本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分別下跌15.6%和7.5%。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美國(升10.1%)和德國(升1.8%)。同時,輸往英國的整體出口貨值則下跌3.6%。 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馬來西亞(升111.5%)、南韓(升26.4%)、美國(升15.1%)、內地(升10.2%)、日本(升10.1%)、印度(升9.7%)和菲律賓(升9.1%)。
今年7月份與去年同月比較,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219億元,升18.4%)、「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54億元,升16.3%)和「動力產生機械及儀器」(增17億元,升39.4%)。然而,「衣物及衣物配件」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減2億元,跌1.8%)。
同期,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239億元,升18%)、「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76億元,升26.3%)和「雜項製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45億元,升23.1%)。然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減1億元,跌0.1%)。
政府發言人表示,受環球經濟仍然穩健和區內製造及貿易活動蓬勃所支持,7月份的商品出口貨值錄得雙位數的按年增長。輸往多個主要市場(包括內地和美國)的出口有明顯的增幅。
發言人進一步指出,展望未來,外貿環境的下行風險在最近數月已顯著增加。雖然美國與內地的貿易摩擦至今對香港的出口的影響似乎有限,但或會在今年較後時間變得更加明顯。倘若貿易摩擦持續或進一步升溫,環球經濟增長亦將會受影響。
七月訪港旅客增5.7%
回覆刪除訪港內地客持續上升,旅發局公布七月訪港旅客有逾五百四十六萬人次,按年上升百分之五點七,其中內地客有四百四十多萬,按年升百分之八。惟短途市場下跌百分之六點二,多個東南亞國家急跌,尤其印尼大跌逾三成。相反,長途旅客持續錄得增長,按年升百分之四。旅發局指,受到中美貿易糾紛加劇,多種貨幣匯率出現波動的影響,短途市場旅客數字出現跌幅。有業界預期,廣深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可望刺激內地客增長,或可彌補短途客跌幅。
旅發局公布七月訪港客量,除了內地客及長途客上升,短途客按年減少百分之六點二,有六十五萬七千人次。其中印尼客按年跌近三成,只有三萬零九百多人;而菲律賓、南韓亦跌一成多。反而長途旅客按年上百分之四,有三十四萬五千人次;當中美國及澳洲升幅最多,達百分之七點一。旅發局解釋,由於來往香港及多個長途市場的機位增加,所以長途旅客繼續錄得增長。
過夜旅客上月共錄得逾二百五十一萬人次,按年下跌百分之一點七,其中印尼跌幅亦是最大,有二萬四千多人,按年大跌逾三成。惟不過夜旅客人次則有逾二百九十五萬,較去年同期上升逾一成三,當中內地旅客按年升一成五。
旅發局指,因應市場情況的變化,旅發局於下半年將會加大力度於多個短途市場進行推廣,並透過與航空公司及旅遊業界合作,推出優惠旅遊產品。此外,把握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機遇,旅發局亦會在內地及海外市場積極進行推廣,以吸引更多的旅客來港。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指,中美貿易戰打擊東南亞國家旅客消費意欲,加上外圍經濟環境不明朗,預料今年下半年訪港的東南亞旅客會持續下跌。不過高鐵本月通車後,將帶動訪港內地客量,料整體客量會因此上升。
港貸款21個月來首萎縮 7月跌0.3% 貿戰升溫恐削借貸意欲
回覆刪除本港7月份貸款及墊款總額按月下跌0.3%,不計IPO因素,為2016年10月(即21個月)以來首次下跌。市場人士指出,中美貿易戰帶來的直接影響未算明顯,惟貿易戰及市場波動打擊投資意欲,預期貸款短期會持平,長遠會否進一步下跌,則視乎貿易戰及市場發展而定。
金管局統計顯示,7月貸款總額下跌0.3%,年率化跌幅為4%,但首7個月年率化貸款仍錄得8.5%升幅。7月貸款總額縮減,香港使用的貸款(包括貿易融資)按月減少0.6%。當中,以香港境外商品貿易融資跌幅最大,達5.2%;供香港有形貿易的貸款跌幅為1%;佔比最大在港使用的其他貸款則減0.4%。
本地人幣存款增3.9%
有銀行家指出,中美貿易戰暫未對其客戶帶來太大直接影響,部分客戶下半年的貸款需求未減。另有銀行界人士稱,7月貸款略為下跌,相信與貿易戰升溫、投資市場波動,影響業務及金融投資意欲有關。再者,近月內地銀根放鬆,內企來港借貸需求因而減少。金管局統計顯示,7月在港境外使用貸款僅升0.2%。
銀行界人士估計,短期本港貸款情況相對持平,長遠則要視乎中美貿易戰發展而定,若美國向中國的進口貨品進一步加徵關稅,對本港出口及港商在內地的業務或構成影響,而且新興市場波動,貨幣及利率走勢均會影響貸款意欲。
7月人民幣滙率走貶,月內本港的人民幣存款卻掉頭回升,客戶存款按月增加3.95%,至6076億元人民幣,重返6000億元人民幣水平,連同月內人民幣存款證餘額512億元人民幣,整體人民幣存款資金池按月上升3.88%,至6588億元人民幣。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7月整體人民幣存款穩步上升,部分可能與投資者就9月初MSCI新興市場指數次階段納入A股,而作出投資部署有關。
中國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場部資金業務總經理兼聯席主管顏劍文指出,若人民幣存款上升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的投資部署有關,當有關資金8月流入A股,加上近期人民幣滙價波動,8月人民幣存款或會再次回落。
金管局統計也顯示,7月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總額按月上升4.6%,至3616億元人民幣。7月本港存款總額微跌0.1%,但港元存款月內微升0.2%。
滙豐上調港元及人幣定存利率
另外,滙豐由周一(9月3日)起調升港元及人民幣新資金定存利率,一般客戶港元定存全面上調10點子,3個月調升至1.5厘,6個月為1.7厘,12個月及18個月分別為1.95厘及2.05厘,起存金額1萬港元。
人民幣定存利率上調15至30點子不等,一般客戶1個月定存利率上調至1.7厘,3個月及6個月分別為2.55及2.85厘,1年為3.05厘,起存金額為2萬元人民幣。
港7月零售升7.8%遜預期
回覆刪除本港零售增長續現放緩,政府統計處公布,7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89億元,按年升7.8%,遜市場預期增9.7%,若撇除受農曆新年因素影響的1月及2月份,為今年按年漲幅最少的一個月,而銷貨量則按年升5.9%。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表示,由於去年下半年零售額基數高,加上人民幣貶值及中美貿易戰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欲,內地旅客在港人均消費升幅放緩,故7月份零售額按年只有單位數增長。
人幣貶值貿戰夾擊
7月份只有4個類別零售額有雙位數增幅,包括燃料、珠寶首飾及鐘錶、藥物及化妝品,以及其他未分類消費品。與內地旅客相關的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增長16.8%,較6月的27.8%漲幅,明顯放緩;藥物及化妝品增12.7%,漲幅亦放慢。
鄭偉雄指出,高檔次銷售出現兩極化,鐘錶商指受人民幣貶值影響,7月生意只有單位數增長,但珠寶商則稱,由於金價支持,金飾生意仍有兩成升幅。與民生消費相關的類別,零售額增長亦放緩,7月份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零售額按年上升3%,但6月份增長達8.8%。
鄭偉雄預期,中美貿易戰今年內未必可完全解決,會持續影響消費者購物情緒,而且近期股市下跌,相信會窒礙高檔次及電器類別銷售。不過,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內地來港旅客數目料增多,將帶旺零售市道,料下半年零售額升5%至6%,維持全年增10%。
今年首7月計,零售額臨時估計上升12.6%,銷貨量則增11%。政府發言人表示,展望未來,勞工市場情況良好,訪港旅遊業持續增長,為零售表現帶來支持。